數千職工,每個月的光是工資接近三百萬,加上其他諸如醫療、水電這一類,每個月三百萬開銷有多沒少,可問題是現在這兩家企業的情形比電風扇廠還要糟糕,每年的貸款利息都是接近八百萬,這還沒有算本金。
“鐘書記,電器廠我目前只想到看能不能與日資企業合資來救活,但是就算是要合資的話,我估計第一需要剝離部分債務,第二需要裁汰相當部分冗員,難度不小。”見鐘廣標是真有些著急上火,沙正陽也不敢怠慢,“無線電廠,我有一些考慮,但現在還不是很成熟,需要走南粵那邊一趟去看看,所以我也希望你們的考察團早點兒成行,我也好跟著去辦事。”
鐘廣標也知道沙正陽的性格,沒有把握的事情他不會拿出來說,所以他才對電風扇廠的事情沒那么擔心。
“行吧,你按照你的節奏走,三線企業搬遷的事情,你主要交給老貝去辦,有空指點一下就行,我給老明和老郭交代了,再給貝一河增加一個人,不然他忙不過來。”
鐘廣標知道三線企業搬遷只要把方向確定下來,剩下的更多的是具體的瑣碎工作,那其實并不需要沙正陽親自上陣,有貝一河足夠了,國企改制和招商引資才是大事。
當沙正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里時,他真的想躺在床上一睡不起。
這種活兒不費體力,但太費腦力和心神。
而且那種自己無法掌控,還需要不斷的去解釋和爭取,實在是讓人身心疲憊。
關鍵還是自己身上沒有一撥自己熟悉了解,能立即派得上用場的人。
這個時候他甚至有些懷念起在東方紅工作的時候了,焦虹,寧月嬋,毛國榮,高柏山和寧月鳳,一幫人很快就能脫穎而出,獨當一面,根本不像在這里,什么都得要自己來操心。
哪怕是在銀臺開發區,起碼也還有一個如臂使指的盧雅可以用,在這邊,貝一河能用,但他缺乏獨當一面的能力,還需要鍛煉,曲曉偉倒是一個人才,但招商引資那邊的工作還得要她去挑大梁,不能指望。
王豐只能把秘書一處的活兒跳起來,還欠缺火候。
市委辦幾個處室里,雖然也有人給他推薦,但都只能是小用,無法在某項工作上能直接幫自己分擔擔子,甚至直接扛起某項工作。
這是最讓沙正陽覺得頭疼的,缺乏能夠立即上手就用的即戰力,或許該找人去談一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