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出來掙錢吃飯的,多干半天一晚上也累不死,不過加了班老板一般都要多管一頓飯的。”另外一個有些瘦小的中年人搖著頭,“我在那家洪陽家具廠,老板還行,累了點兒,但飯菜還過得去,才來的時候吃不慣,現在也習慣了,只要年底能拿到錢,辛苦點兒也值得。”
“那能不能說說你們在這邊每個月能拿到多少錢年終能拿到多少錢一年下來除開你們在這邊花銷之后,能給家里攢多少錢”
這個問題有些敏感,但卻不能不問,這關系到未來宛州這邊的工薪成本和這邊的對比。
見一干人都沒有說話,哪怕是面對來自家鄉的父母官,這種事情也不好回答,很難說這些當官的回去之后會不會有什么其他想法。
“其實是這樣的,大家可報一個大概數字,或者我們給大家一個大概數字,如果相接近,大家點頭就行。”沙正陽笑了笑,換了一種方式。
一群人都點了點頭,這個好像可以接受。
“每個月能拿到3塊么我是指新來的工人,比如他們幾個今年才來的。”沙正陽問道。
被指向的幾個人連連搖頭,有一個更是直接道:“哪里拿得到,頂多兩百出頭。”
話一出口才意識到自己還是把工資說了出來,不過說出來了也無所謂,畢竟在這邊也不是在家鄉,而且自己也不是香城人。
“嗯,那也就是說新來的工人大概在二百二三左右每月了,那干了幾年的能不能拿到三百塊每月呢”沙正陽注意到幾個人給了肯定的點頭,又繼續問道:“如果是在廠里擔任工班組長這一類的,能不能拿到四百塊”
再度看到對方的點頭,沙正陽笑了起來,“看來還有可能不止這個數目是吧”
“沙主任,這要看情況,如果廠子大,管的人多,工作忙,還有今年活兒多的話,老板有可能開得搞一些,五六百都有,甚至最高的我聽說拿過八百,像我記得在同安家具,那好像是山都的人吧,吳子安,現在都當到副廠長了,當然老板有幾家廠,他能拿到一千二一個月了。”
有個明顯管不住嘴的家伙開始不無炫耀的饒舌,引來周圍人不滿的目光,那家伙卻不以為然的道:“又不是說我們自己,你們能拿幾個”
“那年終老板一般給多少獎金紅包”沙正陽再度問道。
“嗯,不一定,還是要看今年生意好不好,也要看你表現,老板很精的,你平時勤快還是偷懶,他心里都有數,聲音好,肯干,拿上一千也有可能,生意不好,你人又懶,一百兩百也很正常。”有一個頭發有些長的青年男子笑了起來,“老板都要算賬的,如果你說你明年不來了,那肯定要給你扣下來,非得要你來了才發給你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