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正陽一行人在佛山呆了四天,在東莞呆了三天,沒去深圳,那里的產業不適合目前的北溪和香城。
事實上沙正陽還是有些想去深圳的,畢竟未來宛州一旦電器電子產業啟動起來,少不了要在深圳和蘇州這兩大目前稱得上是國內電子產業集散地的地方挖墻腳。
不過這一次主要還是為香城和北溪招商引資,所以只有暫時放棄了。
在離開之前,該做的都做到了。
發出正式邀請函七十二封,基本上都是在這幾日里相互溝通表現出一定誠意和意愿的,也就是說的確有意要到內陸發展,或者說宛州這邊表現出來的薪資、水電和稅收方面優勢足以打動他們的企業。
這七十二封邀請函中有四十三家都答應了會在約定時間內,也就是年前來宛州考察投資環境和條件,剩下的二十九家也基本上表示會在明年五月份之前來宛州一行考察。
這個結果已經很難得了。
因為這是經過了充分篩選之后,沙正陽才以宛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名義發出的邀請函,在沙正陽看來,這七十二家企業中起碼有三成以上的企業是的確有這個意愿和實力向內陸進軍的,至于說會不會落戶宛州,那就要看宛州的條件是否真的合適了。
鄭國忠和杜大偉的要求倒是非常低,覺得這七十二家企業里,只要有能有十分之一的幾率落戶自家,那都值得了。
沙正陽倒沒有那么悲觀,他認為保底也該有十來家企業會來,當然如果宛州這邊能在各自的準備上做得更充分一些,可能成績會更好。
而且沙正陽覺得這只是一個開始,哪怕最初真的只有那么三五家到宛州來落戶,但是這種消息會慢慢傳遞回去,當他們都意識到到宛州投資的回報是劃算的,是大有可為的時候,那么這些企業會自然而然就尾隨而來。
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底了。
距離第二輪赴長三角考察出行也沒有多久了,沙正陽覺得自己這段時間幾乎全部泡在了出差上,招商引資一時間成了重點。
“所以你還得把重心放回來,那只是你附帶的工作,幫忙可以,但你若是把自己主業給丟在一邊,那就不合適了。”鐘廣標沒好氣的批評著沙正陽,“下個月去長三角,我建議你就不去了,把手里事情做好。”
“鐘書記,長三角那邊我本來打算也不去了,方式方法我都交給大家了,就是按照我們在珠三角那種模式去搞調查摸底,情況先收集起來,然后在因地制宜有針對性的去招商引資,效率提升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