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湄只在宛州呆了兩天就回去了。
其實顧湄的來目的很簡單,而后夏侯子也很坦白的告訴了沙正陽。
他原本是有意要換個環境,覺得在市郵電局的工作沒啥挑戰性,所以在獲知市經開區要公開競聘領導干部之后才給齊瑞芬說了想試一試。
齊瑞芬自然不會不利用沙正陽這一“巨大資源”,所以就給顧湄打了電話。
顧湄對自己閨蜜的事情自然要傾力相助,所以才有這一趟專程來行。
沒想到夏侯子卻在和沙正陽結交交談中改變了主意,所以當顧湄離開后,沙正陽還是很正式的和夏侯子長談了一番,就是關于他未來的去向出路的。
在這個問題上夏侯子也很希望聽到沙正陽一些有價值的建言。
在夏侯子看來,沙正陽能夠以25歲之齡不但創辦了一家資產數億的大型企業,而且還能在短短兩三年了實現干部級別上的破格提拔,如果僅僅是有狗屎運或者貴人青睞這些理由來解釋,他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的。
每一個人的成功必有其成功的理由,沙正陽無疑是其中的出類拔萃者,尤其是沙正陽創辦過一家大型企業,這更是夏侯子很感興趣的經驗。
沙正陽也給他了幾個方向性的創業建議,第一是計算機及其相關的制造方向,比如芯片、電子元器件等,第二就是internet網,也就是未來的互聯網產業。
這兩個方向的創業都符合夏侯子的專業,但就目前來說,夏侯子恐怕還難以勝任直接創業的重任,所以沙正陽給他的建議是世界那么大,先出去看看。
讓夏侯子先到燕京、深圳、滬上、蘇州這些最能接觸到流行前線的地區去感觸一下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模式,最好能夠找那么一兩家企業應聘進去試一試,細細感受一下,再來確定他自己的創業路徑。
夏侯子之前也還抱著姑妄聽之的想法,但是在聽到沙正陽的這番建議之后才真正動容。
這是很中肯實在的建議,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直接給自己無限的拔高,很理性的幫自己分析了個中利弊得失。
夏侯子基本上接受了沙正陽的建議。
有時候人走出一步,就是在一種不經意的意外因素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