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月嬋毫不客氣的一一列出。
“如果第一和第三都不是問題呢”沙正陽慢悠悠的問道。
寧月嬋和焦虹面面相覷,第一條和第三天不是問題,那也就是第二條缺乏管理人才了,這怎么可能
第二條看起來是一個短板,但是如果真正要擠一擠,也不是不能擠出來,畢竟現在自然堂和趣味都屬于同類企業,一年半載下來,一批熟手基本上就能出山了,實在不行還可以在東方紅酒業那邊挖兩個過來。
關鍵在于第一和第三兩點,你怎么解決
“正陽,你的意思是要找合作伙伴”寧月嬋也是執掌一方的女強人了,立即反應過來,東方紅集團自身做不到,那就只能從外界找合作者才能滿足這兩點。
“月嬋姐也想到了”沙正陽點點頭。
“這個合作者可不好找啊,頂益和統一肯定不會和我們合作,他們現在已經嘗到了甜頭,而且臺灣商人本身在大陸的適應能力就很強,如果是國內的合作者,那又毫無意義了,我們的優勢人家肯定也有。”焦虹遲疑著道:“哪能是哪里的合作伙伴”
“那虹姐知道方便面源于出哪一家么”沙正陽笑著問。
“日清日國日清!”寧月嬋和焦虹都吃了一驚,“你是說我們和日清聯手合作”
九十年代是中日關系的蜜月期,從日國國際協力機構到亞洲開發銀行,以及日國政府的貸款,中日關系在這期間一直處于較為密切的狀態下,所以日企進入大陸的勢頭也很猛。
和日企合資也是很受政府支持的,像若斯電器就是如此。
日清是方便面的始祖,安藤百福創辦的日清集團從雞湯拉面開始了方便面的風靡之路,只不過日清在進入大陸市場時卻是趕了一個晚集。
“你們覺得有問題么”沙正陽反問。
“沒聽說日清進入大陸啊”寧月嬋作為東方紅這樣一家規模龐大的食品企業集團的老總,早已非吳下阿蒙,對日清并不陌生。
東方紅集團也已經在去年九月正式組建了情報信息服務中心。
這也是沙正陽給寧月嬋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