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名聲太大也是難事兒,哪樣工作都得要爭第一,你沒見我頭頂頭發見少”郭業山開著玩笑,“經濟發展起來了,文化生活也要求豐富起來,各方面要求都越來越高,工作不好做啊。”
“華陽經濟工作走到了前列,也是我們全省改革開放的橋頭堡,省里領導來看的時候不少,工作其實也可以圍繞著改革開放來做文章,緊扣時代主旋律嘛。”沙正陽見郭業山有些犯愁,忍不住建言道。
“正陽,你腦瓜子靈活好用,幫我參考參考,你覺得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郭業山倒沒有什么不好意思,沙正陽素來鬼點子多,他早有領教,只有二人在他自然不會拘泥。
“郭縣長,華陽是以鄉鎮企業起家的,尤其是社辦企業,不過可能您也注意到了鄉鎮企業走到現在這一步,也存在很多弊病,尤其是有干擾國企病的趨勢,我記得上次我和您都提起過,其實縣里的工作也可以從這一話題延伸開來,就是堅定不移的發展經濟,而對華陽來說,就是把鄉鎮企業蓬勃發展打下的好基礎做大做強,嗯,當時的縣委i書記應該就是呂書記吧”沙正陽微微一笑。
郭業山看了一眼沙正陽,心中也是震驚不已,這個家伙還真的能揣摩到自己心里邊的最深處的心思呢。
黃紹棠走后,漢都市委i書記由常務高官呂青接任,并兼任省委副書記,而呂青83年至86年就是漢都市委常委兼華陽縣委i書記.
他在任上時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也使得華陽從漢都一個普通縣份迅速成長起來,進而在88年成為漢川經濟總量第一縣。
“宛州大力推動國企改制的時候,呂書記當時還是常務高官,他也很關心宛州的國企改制,我聽林書記、馮市長和鐘書記都提前過,呂書記還曾經專門調閱過宛州國企改制的具體方案和實施意見,甚至還專門把鐘書記叫去詢問探討過國企改制和集體企業改制的構想。”
“哦”郭業山精神一振,“呂書記也很關注集體企業改制”
呂青當時是常務高官關心國企改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一般說來像這種階段性的政策實施,都是分管經濟工作的副書記來負責。
呂青能問得這么詳細,甚至還直接提及到了集體企業改制,事實上也說明呂青應該看到鄉鎮企業現階段出現的許多弊端,比如染上了國企病,但在政策支持上又無法和國企相比,權屬不明,機制靈活上有遠不及私營企業。
他直接問及集體企業其中也就包括鄉鎮企業的改制構想,本身就是一個信號。
沙正陽有條不紊的介紹著,“呂書記本身就是在鄉鎮企業發展上做出了耀眼成績的,現在鄉鎮企業遭遇困境,他肯定也要想為鄉鎮企業找出一條出路,做一些探討和嘗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說華陽能在這上邊早一步動作,嗯,實際上郭縣長你們肯定在做了,是不是也遇到了一些難題”
“嗯,有一些具體問題,也有一些政策性的問題,很復雜,每一步都會遭遇不小的阻力。”郭業山在當了常務副縣長之后才深刻感受到在這個華川第一縣工作具有多么大的挑戰性。
“改革,本來就要遭遇阻力,這不可避免,但華陽是咱們全省經濟發展排頭兵,不能滿足于現狀,我相信你們何作成何書記也不會滿足于此。”沙正陽悠悠的道:“華陽當有敢為天下先的改革銳氣!”
請記住本書域名:。手機版閱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