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雪靜靜的抿了一口酒,目不斜視。
對方幾人說的是普通話,但那位韓先生的普通話并不標準,典型的滬上口音,而那幾位,有兩位都帶有粵語口音,更像是南粵那邊來的,現在粵語很流行,許多人都以會粵語為榮,巫雪不會,但她能聽得出來一些。
對于他們談及的話題,最初巫雪也絲毫不感興趣,但隨著那位韓先生談到他在徐匯、盧灣和靜安都有門店,銷售額在三四百萬時,她就側目而視了。
這還是95年,五六百萬的銷售收入,幾個門店,起碼這位自己當老板的韓先生在滬上也絕對算得上是高收入階層了,但是巫雪感覺,這位韓先生很顯然在這四個人當中是居于末位的身份。
那位阿段還說了韓先生是一家高升電子的股東,還說那位沙先生看不起韓先生的那點兒家當,這如果不是有意無意的裝逼,那就真的是遇上款爺了。
再后續的話就讓巫雪有點兒越來越不敢相信的感覺了,什么銷售過億,和家電企業爭奪話語權,這聽起來怎么都覺得像是宇宙牌香煙的味道,但是巫雪的直覺告訴她不是。
這讓她聽得更認真。
沙正陽和段庸銘、雷霆等人都沒有注意到坐在一旁,甚至還有點兒遠的這個女大學生。
這是韓知曉告訴他們的,來“卡薩布蘭卡”掙這種小費的女孩子有幾類,有來自華亭賓館的服務生,屬于第一代金絲雀,也有來自大學的大學生,她們渴望找到機會飛往太平洋彼岸,往往瞄準外國人,也還有一批是沖著那些在滬上逗留的香港人臺灣人而來,目的就是鈔票,就像剛才那幫女孩子。
這個女孩子有些特別,就這么安靜的坐在一旁,對小費不拒絕,但卻不主動逢迎。
韓知曉瞥了一眼那個女孩,覺得這也沒有什么商業秘密可言,便沉吟了一下道“沙主任,我也想走到那一步,但是你應該知道滬上的門面價格和租金價格,還有壓貨的資金需求,這需要很大的投入,我的積累不足以支撐這樣快速的擴張。”
“這么說,韓總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資本缺乏”沙正陽笑了笑,“韓總,我這么說吧,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實資本不是最大的問題,真正的核心是商業模式和為這種商業模式提供支持的人才問題,商業模式好像我們都有共識了,但是人才呢沒有足夠的人才,再好的商業模式都會面臨崩盤和斷裂的危險。”
“人才問題我倒是覺得不大,滬上不缺吃苦肯干且愿意奉獻的人才,這一點我有信心,但資本……”韓知曉抬起目光看了一眼段庸銘。
“老韓別看我,我現在缺錢,漢海掏了我2000萬,華眾又掏了我1000萬,旁邊這兩個大款,你只管找他們。”
段庸銘笑著擺手,他樂見其成,尤其是如果能夠支撐韓知曉真的能做到那一步,日后對高升電子也有幫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