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能吸納多少農村剩余勞動力來務工就業
為這些農民實現多少增收
這些都不能細算,想到這些丁希慎都覺得肉痛無比。
對于市里邊來說,肉爛了都在鍋里,無所謂,但是對于真陽縣來說卻不一樣,那都是實打實的各種數據,也代表真陽縣委縣政府一年到頭的工作業績。
丁希慎主管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深刻感受到了來自市經開區的巨大壓力和沖擊。
正因為如此,他才對隔壁鄰居的始作俑者——沙正陽充滿了復雜的情緒。
現在市經開區大勢已成,丁希慎也不認為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面對市經開區的優勢之下能有多少逆轉的能力,哪怕是沙正陽來真陽當縣長又如何,這種雙方軟硬件環境上的巨大差距,根本就不是一個兩個人能改變的。
坐在丁希慎身旁的夏克儉也一樣感覺復雜。
他的復雜情緒和丁希慎略微不同。
縣經開區不是他在分管,雖然他也對市經開區碾壓真陽縣經開區的態勢有所了解,但是卻沒有那么直觀和深刻,他更感覺復雜的是沙正陽剛才提到的解決幾十萬農民增收的問題。
沙正陽口氣很大,信心十足,但是作為搞農業出身的夏克儉卻有些不太相信。
農民增收,沒那么簡單。
如果沒有足夠體量的勞動密集型工業來支撐,以消納這個巨大的群體,增收根本無從談起。
而如果搞大規模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對外輸送,那么帶來的許多社會問題卻又足以讓人深思。
正因為如此,夏克儉對沙正陽的這種大言很是有些反感,但是從內心深處來說,夏克儉又真心希望沙正陽這個在市經開區創造出了一片奇跡天空的家伙,能夠在真陽也能做到這一點。
其他干部們卻沒有丁希慎和夏克儉想得那么深遠和復雜,沙正陽的這種義無反顧和信心十足的氣勢反而讓他們對這位新來的年輕縣長多了幾分好感。
無論如何,能夠給大家帶來希望的領導,總是比那些一來就溫吞水一樣低調做人的領導更讓人覺得有信心。
而現在的真陽干部群體,本身情緒心態都因為前兩年發展順風順水這兩年卻有點兒舉步維艱的變得有些脆弱而敏感,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夠鼓舞起大家信心士氣的領導。
“在對比東峽之前,我想先來對照我們一墻之隔的鄰居——市經開區來做一個分析,嗯,因為我之前一直在市經開區工作,可能不少同志也有所了解,所以我對市經開區的發展情況有一定的發言權,……”
沙正陽稍稍緩和了一下語氣,
“經開區去年一年能吸引到接近10個億的投資,今年這10個億的投資一旦都建成投產,那么就能夠轉化成為6個億的gdp,到明年甚至就可能轉化10個億的gdp,經開區那幾平方公里土地上都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真陽縣為何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