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永和打起精神又把另外三位干部的情況介紹了一下,沙正陽倒是聽得很認真,還專門問了一些問題。
白振堂年齡有些偏大了,都四十六了,楚天瀾和霍叢峰都不錯,一個四十一,一個剛四十,正值壯年,而且履歷都很豐富,既有在縣直機關單位工作的經歷,也有長時間在基層鄉鎮打磨的故事。
對這類干部沙正陽前世中就比較偏愛,他認為這類干部對基層工作很了解,擅長群眾工作,隨著經濟發展,縣處級干部中能扛重擔的往往就是這一類干部。
按照沙正陽的觀點,高官干部最好都應該有過縣高官縣長的經歷,最不濟也應該在地市一級擔任過一定時間的黨政主官,而地市級的黨政主官則應當在區縣一級領導崗位上有相當的工作經歷,縣處級干部也應當在鄉鎮領導班子中干過,這樣的干部才能更接地氣。
這個觀點可能略顯偏激,但是沙正陽卻覺得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省市兩級的文件政策精神能夠真正接地氣,不至于出現全是浮在表面難以在實際中操作的情況。
送走了侯衛國和瞿永和二人,沙正陽拿起這份名單又仔細琢磨了一陣。
楚天瀾和霍叢峰他都不認識,也不了解,光憑組織部的介紹他也沒法做出決斷,最好能夠找到一個自己信賴且了解真陽情況的人來幫自己參考一番。
問題是自己也只來了宛州兩年,比較熟悉了解的干部基本上都在市里邊,無論是曲曉偉還是奚重山亦或是貝一河,恐怕都對真陽縣這邊的干部不太了解,誰能和真陽這邊牽掛上一點兒線
放下電話,霍叢峰舒了一口氣。
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誰也沒想到沙正陽竟然不太認可組織部的推薦,這可是一件新鮮事兒,但卻是一個機會。
一個月前霍叢峰就知道了這個名單,自己名列其上,還有楚天瀾和白玉堂,當然也還有柳彥。
他和柳彥關系其實不錯,這女人也的確有些能力。
柳彥91年底到舊營擔任鎮長,而自己是92年7月從熊嶺鄉黨委i書記調任舊營鎮黨委i書記,二人共事了一段時間,工作中相處也還算融洽,只不過沒想到這一次卻會在競爭這個縣府辦主任位置上成為對手。
之前霍叢峰并沒有抱多少希望,因為誰都知道部里邊基本上確定了柳彥作為縣府辦主任人選,自己和楚天瀾都并沒有成為組織部的確定人選。
但現在局勢卻發生了變化。
據說這位沙縣長比較欣賞在鄉鎮工作經歷豐富的干部,這基本上可以把白玉堂排除了。
柳彥在鄉鎮工作時間也不長,但楚天瀾卻是一個勁敵。
自己在鄉鎮中工作了十六年,楚天瀾也差不多。
問題是現在誰也捉摸不透這位新來的沙縣長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性格喜好,縣里邊的人對他都不了解,他現在甚至連秘書都沒有。
看來還得從市里邊想想辦法,市委辦,市委政研室,市經開區,這三個單位是這位沙縣長呆過的地方,或許能在這邊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