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雷亞文可能會是華泰空調項目的具體操盤者。
這一段時間他也是不遺余力奔波于香港和深圳、佛山之間,為華泰空調項目的產業鏈建設招兵買馬。
南粵這邊的產業鏈相當完善,但是競爭卻格外激烈。
華寶、萬寶、科龍、格力、美的,這些一個個已經羽翼豐滿的家電企業已經牢牢的在南粵筑起了一道門檻,他們從這里開始向全國各地市場挺進。
華泰想要在這里分一勺羹,不現實,所以華泰才會遠走宛州,力求在內陸地區打下一片天地來。
但是要到宛州建廠,空調行業對產業鏈的需求卻很大,這樣就要求須得要提前在這方面做一些準備,所以華泰也是利用這一次機會來搖旗吶喊,為真陽的招商引資助威,也算是為自己的產業鏈建設招兵買馬。
一番親熱的寒暄之后,沙正陽發現雷亞文應該之前已經做了許多工作,這從他和一些客人的熟稔程度就能看得出來,不少都應該是來自他們的邀請。
而段庸銘這邊的氣勢就更甚,霸王電子當年打下的基礎不少虛的,很多中小供應商都對段庸銘印象深刻。
之前他們對于段庸銘毫無征兆的出走宛州是大為不解,但現在隨著高升電子和華眾電子的嶄露頭角,一個的在影碟機市場已經開始呈現巨頭之勢,一個在mpeg解碼器和程控交換機市場更是成為關鍵角色,他們才意識到這位從霸王電子走出來的強者眼光已經放到了更廣大的市場上去了。
沙正陽心中唏噓感慨間,也有人主動向他打起了招呼,“沙主任!”
依稀有些印象,沙正陽回憶起對方應該是一位來自東莞的企業主,他還有點兒印象,應該是主要生產電子連接器的企業主,姓曾。
“曾老板,生意還好吧歡迎來參加我們的這次推介會啊,……”
沙正陽的好記憶讓對方臉上大感有光,帶著廣味的普通話也是十分濃郁,“沙主任,你還記得我啊,沒想到又見面了,我這次來就是要看看有沒有機會到你們那里去建廠的機會啦,……”
有了一個開頭,立即絡繹不絕了,沙正陽發現自己前兩次來南粵還真的結下了一些善緣。
這一輪招商局的工作做得很扎實,來的企業主中居然有三五位都是以前見過面說過話的,雖然他們都沒有能來宛州,但是很顯然這一次情況不一樣了。
隨著三洋若斯電器、華峰電器、高升電子、華眾電子這一系列企業的聲譽鵲起,出貨量的猛增也使得這幾家企業對上游各類零部件以及各類通用元器件的需求量大增。
在這一行中消息傳遞的速度相當快,哪怕是相隔千里之遙,一樣能讓這邊的企業主們迅速知曉,尤其是投資可能會超過兩億元的華泰空調項目也即將落戶宛州這個消息也讓很多人怦然心動,這又意味著宛州會多一個對零部件和電子元器件有著巨大需求的企業。
而七廠二所的搬遷也同樣有很大的影響,這些企業一樣也需要生產,他們也有需求和供應,哪怕是在人才和技術人員上的供應,都能對一些企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