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絡然在市政府辦,而且恰巧在沙正陽以前的老部下,現在調到市府辦當副主任的杜克利手底下工作。
她丈夫在漢都鐵路局工作,原來在宛州鐵路分局,前年才提拔調到了漢都鐵路局。
那個于婷在市教育局工作,丈夫原來也在市委辦,但三年前就下派到桐山,擔任了一年縣長助理,兩年副縣長,現在擔任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
他們三個都是宛州師專畢業的,84年畢業的時候,宛州師專還沒有升格為漢東師范學院,魏絡然是學歷史的,于婷是學英語的,紀美芙是學音樂舞蹈的。
那個時代大專生還是很吃香的,她們三個人分配都按照哪來哪去的原則。
魏絡然先分到了宛陽區委辦,后來調到了宛州市政府辦。
而于婷因為父親就是市教育局的,就直接分配到了市教育局。
紀美芙家是真陽的,她母親在真陽縣供銷社工作,就回了真陽縣,分到了團縣委,工作了幾年之后,調到縣文化局。
憑借著扎實的功底,趕上了要重視大學生使用的風頭,紀美芙也就提拔成了縣文化局副局長,當時她也是全縣最年輕的副科級領導干部,也是最年輕的女性干部。
三個人在學校里就一直關系最密切,哪怕是工作之后也沒有斷了這份關系,只不過魏絡然和于婷都先后結婚成家,只有紀美芙卻因為家里的緣故一直獨身,這也讓魏絡然和于婷都很替紀美芙著急。
只是紀美芙這個家庭情況,卻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她弟弟癱瘓在床,原來基本上是她母親侍候,但紀美芙讀大學最后一年時,母親眼睛又患病失明,雖然幾經救治,但是效果不佳,險些讓紀美芙輟學肄業。
后來也全靠紀美芙一個小姨和舅舅兩家人支撐,才算是幫助紀美芙母親和弟弟熬過去,讓紀美芙能夠讀完大學。
只是親戚家的幫忙也只能救急,但紀美芙工作之后,她就得要承擔起所有重擔。
這種情形下,無論是誰在考慮和紀美芙處對象時,都不得不考慮一下未來。
正因為如此,魏絡然和于婷都希望紀美芙能夠找到一個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對象,這樣可以幫助紀美芙減輕一下壓力。
尤其是像現在紀美芙在家中請了一個保姆,主要負責伺候母親和弟弟,這份工作基本上就讓紀美芙的經濟壓力頗大。
關鍵在于這份壓力會一直持續,紀美芙母親身體也不是很好,尤其是有一只腿肌肉有些萎縮,所以現在很多時候也需要臥床休息,加上她的弟弟問題,更是讓所有人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