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的去向連他自己現在也還沒有一個底兒,具體去何處關系到未來幾年自己的發展,不得不慎重,林春鳴、曹清泰,桑前衛、郭業山,當然還有鐘廣標,這幾位自己仕途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的領導意見,他都要征求,當然,最終還得要自己來做出決斷。
楚天瀾離開了,譚文森卻留了下來。
“坐吧。”沙正陽很坦然,是該讓譚文森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一旦自己離開,他該何去何從,沙正陽都覺得很糾結。
譚文森總體來說素質還是不錯的,但是進入狀態略慢,張佳音給自己推薦她這個表兄,應該說基本上滿足了沙正陽的需求,但沒有太特別的驚喜。
不過沙正陽時一個念舊的人,既然跟了自己一年半的時間,自己要走,也需要給對方安排好,這既是體制內一種約定俗成但心照不宣的義務,但卻影響甚大。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會影響到自己未來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定位。
“是不是感覺到一些什么”沙正陽微笑道。
“嗯。”譚文森是一個話不多的人,這也是他一個優點,雄辯如銀,沉默是金,但也要分時候。
“那我就不廢話了,我可能會在年后某個時候離開真陽,當然也不會在宛州,具體到哪兒,我自己現在也不確定,所以我想征求你的意見。”
換在封建時代,這就是君臣一回,主君也需要征求臣僚的想法了,是拿一筆散碎銀子或者給個安排走人,還是繼續追隨,需要有個決定了。
譚文森有些糾結,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跟隨沙正陽的時日尚短,他感覺著一年多自己真心有些跟不上這位領導的節奏和思維,這讓他很痛苦。
他內心也知曉,跟隨這位領導可能會有很光明的前景,但是也有可能跟不上而被淘汰,那種每日焦慮成天回味該如何作才能跟得上對方步伐的滋味更讓他恐懼。
所以譚文森很惆悵而迷惘。
“縣長,我想考慮一下,嗯,也要征求家里的意見。”譚文森終于艱難的回答。
“好。”沙正陽爽快的答應。
對方已經做了決定,沙正陽也頓時輕松了許多,這樣也好,好聚好散,留個美好印象。
事實上剛才和楚天瀾談話讓譚文森留下來,也就是想讓他真實感受一下所處不同位置時所要面對的種種變化。
他能感受到譚文森的艱難,事實上他也清楚,估計換一個人,跟隨著自己恐怕也會這樣如同狂奔一般企圖跟上自己的步伐節奏,都會很艱難,那種滋味不好受。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可以承受一切,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或許也就是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略微強一些,他們也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當感覺跟不上時,其實真沒比有必要強求。
沙正陽覺得譚文森的選擇是明智的。
他也相信跟隨自己這一年多時間,會讓對方獲益良多,對他未來的成長大有裨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