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可能自己是會遇到一些難題、挑戰和阻力,但那又如何迎接挑戰、克服阻力和解決問題不就是提升自我的目的和意義么
郭業山給出的答案也是一樣的,理由也差不多。
年齡上的優勢可以讓沙正陽不像其他人患得患失,他這個年齡遭遇挫折不是壞事。
但是郭業山和桑前衛不一樣的觀點是在國企發展未必就比地方上差了,尤其是未來幾年國企改革攻堅可能會成為國內政治生態體系中的重頭戲,如果能在國企中干出一番成績來,只怕其受重視程度不比在地方上遜色,甚至猶有過之。
桑前衛則覺得在企業上鍛煉幾年,在副廳級崗位站穩,就可以像鐘廣標那樣直接跨出企業,既可以到普通地級市去擔任副職,也可以選擇到副省級城市比如漢都這樣的城市中去直接擔任區縣高官,這也可以彌補仕途上的重要一環。
兩個領導的觀點如出一轍,又各有側重,但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國企去得,也讓沙正陽心中大概有了一個譜。
郭業山不出所料的離開了華陽。
應該說在華陽擔任常務副縣長這段經歷成為他履歷中非常重要的一塊,也正是因為他在華陽擔任了常務副縣長這個關鍵位置,他才能回到市委宣傳部擔任副部長,正式晉位正處級,堪堪趕上了他的老下級沙正陽和老對手桑前衛。
給沙正陽的感覺,郭業山和桑前衛就像是前世中的汪劍鳴和自己一樣,兩個人同時起步,同時競逐,然后互有勝負,哪怕是離開了銀臺,仍然在不同崗位上競爭。
只不過自己和汪劍鳴再怎么面和心不和,起碼面子上還得要過得去,而這兩位似乎卻再無往來。
在沙正陽面前,桑前衛從來沒有提到過郭業山,而郭業山也從不提及桑前衛,就像從來沒有過對方,這種很微妙的感覺讓沙正陽也特別覺得有趣。
沙正陽相信其實兩人都應該清楚自己和二人都一直保持著聯系,甚至和雙方都還很密切,但是各交各的,互不相擾,似乎兩人從未共事過,或許這就是天生不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