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各級黨校培訓學習,從來就沒有什么無關緊要的,每一次學習培訓,組織都必然帶著某種政治意圖和意義,這是王仲華跟隨著賈國英當了這么多年秘書又在組織部干了兩年組織部副部長總結出來的經驗,尤其是這類政治意義很濃的政策精神解讀的培訓。
讓什么人去,沒安排什么人去,那都是有講究的。
比如這一次同為宣傳部副部長的焦陽沒有能來參加而是安排了宣傳部另外一個年齡偏大的副部長來,王仲華覺得這就是直接把焦陽排除在了下一輪到鄉鎮擔任主要領導的可能性,而汪劍鳴卻參加了,也就意味著這個家伙也被組織和領導看好,下一步可能就是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
來給參加培訓學習講課的就有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高海洋,而高海洋正好就是銀臺人。
有著這層淵源,王仲華也就在一天課上完之后,邀請到高海洋來一起吃頓飯,算是家鄉人的邀請。
王仲華也聽說過新來的市長呂宗平對高海洋很賞識,高海洋這個年齡能提拔到市府辦擔任副主任也相當難得了,明顯是作為未來后備干部在培養,沒準兩三年后下來就是縣長了。
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建立起比較融洽密切的關系,無疑對以后自己的工作大有幫助。
只不過他請了高海洋也不可能把一起學習的汪劍鳴繞開。
要說汪劍鳴是縣府辦副主任,和高海洋才是正經八百的對口。
只是沒想到把這個家伙拉到一起,這家伙卻是如此活躍搶戲,很有點兒喧賓奪主的感覺了,這讓王仲華對汪劍鳴又多了幾分防范忌憚的心思。
下一步縣里可能要選兩到三名縣直機關的領導干部到鄉鎮上去任職,也就是要從副科跨入正科這關鍵一步,王仲華知道自己是首選人選,但是汪劍鳴也不弱,甚至像焦陽也都在積極爭取。
下去也得要分地方,到東沱到南渡當鎮長也是正科,到雙林、古廟這些鄉鎮當鄉長也是正科,但是未來發展卻完全不一樣。
在東沱、南渡如果能順接干到書記,那么回來之后既有可能直接上到縣領導位置,這種先例不少見,最不濟也能到縣府辦或者財政局這類核心位置當一把手作為過渡為下一步進入縣領導班子做準備。
而到雙林、古廟哪怕干了一屆書記,回縣里起碼還得要在其他普通局行干一任,要么就得要轉任東沱、南渡、城關這些鄉鎮擔任一任黨委i書記,才談得上到重要部門擔任一把手
可這一輾轉,基本上就要耽擱四五年時間,可人生有幾個四五年經得起這樣耽擱中間如果再稍有差池,也許你這一輩子就和處級干部無緣了。
合適位置也許就只有那么一兩個,僧多粥少,那就要各顯神通,如何入領導法眼,讓組織和領導認為你是到那個位置上最合適的人選,那就要看你自己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