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從今天曹清泰對自己的態度也能略窺一般,比起上一次甚至都有比較大的變化。
前幾次,無論自己是擔任了長河集團副總,還是省發計委副主任,曹清泰對自己仍然是如同子侄般的那種親和提點,但是今天,這種味道仍然在,但淡了許多,尤其是在宋云培來之后,這種感覺就更明顯了。
這甚至讓他有些不太適應,或者說不太舒服。
但沙正陽明白,這是自己身份角色變化帶來的,或許這就是成熟的代價。
身處其中,不得不從。
2000年1月26日,漢汽集團和日本豐田汽車合資合作協議在燕京簽署,中央相關部委領導和漢川省委省政府、漢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均出席了簽約儀式,這標志著漢都市作為國內一個嶄新的汽車制造基地就此敲定。
在簽約前十天緊鑼密鼓的談判過程中,沙正陽甚至被緊急招到了燕京,為談判專家組出謀劃策。
沙正陽也知道其實現在已經是大勢已定,簽約是確定無疑,無外乎就是在一些具體細節上的爭執,比如應該先投產哪些車型,以及國產化比例和時間問題。
佳美是必須的,廣汽豐田幾乎是憑借這一款車型就能傲立于國內轎車市場,足見其在國人中受歡迎程度,遠比前世中一汽豐田憑借多款車型來維系地位,所以選好一個產品,往往就能贏得一切。
在這一點上日本人顯然不太愿意,他們認為目前國內的零部件體系還難以支撐起佳美,而更愿意先以同樣比較暢銷的花冠和另一款中客產品也就是柯斯達來先行落地。
沙正陽對此堅決反對。
如果不能迅速敲定佳美的在漢都生產,沒準兒兩三年后豐田又要和一汽或者廣汽合資了,到時候把佳美也就是凱美瑞落地一汽或者廣汽,那漢汽就不劃算了,所以在這一點上沙正陽據理力爭。
最終談判的結果還是先啟動柯斯達和花冠項目,2003年底之前啟動佳美生產線。
對于豐田來說這也是一個保險舉措,整個產品線所需要的大量零部件體系,國產化的要求,都迫使豐田方面要在時間上做出妥善完全的安排。
漢汽豐田合資項目將會在年后的2月正式動工興建,廠址就選擇在距離漢川通用機械公司不遠的經開區境內。
預計柯斯達生產線會在2001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屆時第一輛國產漢汽豐田柯斯達將會下線。
在談判結束之后,沙正陽也和專家組專門與已經確定了的漢汽方面的管理層有一個一次交流,就談到了未來如何讓國外技術主力本土品牌的打造,談得很多,但是究竟能不能實現,沙正陽心中也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