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正陽其實也早就聽說了。
他去看望過劉胤伯兩次,劉胤伯精神還不錯,但是身體的確不行了,支撐不起日常工作了。
所以沙正陽原來以為他是不是希望考慮到市人大或者市政協,這主要是需要考慮是否要擔任主要領導,比如市人大或者市政協主要領導,解決副省級領導職務。
這也意味著可能需要承擔一定的工作,你不能擔任主要領導卻長期不上班在家養病,這樣顯然不合適。
這也是一個問題,以劉胤伯這么些年來的工作表現,在退下去之前解決一個副省級的待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放在漢都市來解決,恐怕就有難度,還需要省里來統一考慮。
進入10月,漢都市也迎來了一輪人事調整期,董金科調任省科協黨組書記,省財政廳副廳長郎芳任漢都市委副書記接替董金科,但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估計省委對漢都市的班子調整也會采取這種逐步個別但是連續的調整。
“劉市長可惜了,我還是很愿意和他一起共事的。”沙正陽有些惋惜。
劉胤伯雖然在工作上有些觀點和自己不一致,但是這個人很寬容,胸襟也大,能求同存異,甚至也明確和沙正陽談起過自己可能因為年齡和思維原因,未必能跟上形勢,鼓勵沙正陽更多的按照自己的觀點來開展工作,正因為如此,沙正陽很樂意和對方一起工作。
“誰不是呢”冷清秋一樣有些感慨,“大家都在說,要馬上再找出一個像劉市長這樣既熟悉情況又能服眾的人來,還真不容易。”
副市長里邊都不是善與之輩,除了呂宗平這個市長不算,也全靠劉胤伯才能駕馭住這個局面,冷清秋覺得就算是沙正陽現在來當這個常務副市長,恐怕都很難做到這個地步。
沙正陽負責財政審核這一塊工作也在市政府里邊引起了不少議論,不過這只是臨時性的工作,所以大家也還勉強接受,但也能從中看出漢都市政府里邊并不是風平浪靜。
畢竟是一個九百萬人口的副省級城市,經濟總量更不是宛州這樣的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普通地級市可比,沙正陽的資歷還稚嫩了一些,很難服眾。
沙正陽隱約也能聽出冷清秋的一些提醒,不過他也沒太在意。
他承認冷清秋的話不無道理,自己在漢都工作時間太短是一回事,擔任副廳級干部時間也很短,加上自己在市一級層面的工作經歷也還欠缺足夠說服力,單單是依靠經濟工作上的表現還不夠。
如茅向東所說,自己在黨委口的工作幾近空白,這需要時間來慢慢沉淀積累。
不過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工作,沙正陽也能感受到自己正在日益進入角色,以一個市委秘書長的身份進入角色,和下邊各區縣主官們、副書記們、區縣委辦的主任們,日益熟悉,交往聯系也開始頻繁起來。
一個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飯局酒局多了起來,以至于卿箬笠都在埋怨一個星期都難得和他在家里安安靜靜吃頓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