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精神下來,首先要在市委層面先形成一個導向或者傾向性的觀點意見,然后才會轉到政府層面形成具體的措施,不過這個導向和傾向性的觀點意見可深可淺,可粗可惜,可大略可詳盡,看領導的重視程度和領導個人風格。
沙正陽也還不清楚郎芳的風格,但從對方的發問來看,恐怕不是一個隨便能糊弄的主兒。
當然沙正陽也從未想要糊弄誰,作為市委秘書長,他需要把握分寸,超越了反而就成了自己的問題了。
只不過他感覺郎芳這一次發問,好像不像是隨隨便點到即止的感覺,而是有點兒想要考較一下的味道,這不太符合自己作為市委秘書長的職責,但是如果要從市委常委一員來回答,那他倒也不懼“賜教”了。
“郎書記,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是一月初就召開了,但是中央關于農村和農業工作精神意見是二月份才正式拿出來,我認真研讀過相關會議出臺的政策精神和意見,在一月份的會上,中央提出了關于農村工作大的四點意見,但是在二月份的農村和農業工作精神文件中,便有了從縱深和廣度上的拓展,成為了十條,更為準確更為細致,茅書記和我覺得要把握和領會其中要旨,恐怕還是要結合這兩個東西來研讀。”
沙正陽顯得收放自如,絲毫沒有被郎芳的氣勢所壓制住。
在他看來,這既是對自己的一個考較,同時也是一次同事間相互切磋交流,贏得雙方相互之間認可和了解的契機,非常好的機會,他也希望有這樣一次機會,正好就來了。
郎芳的經歷和性別決定了這一位未來肯定是省委甚至是中央培養的重點對象,這從的簡歷就能得到映證。
從財政廳成長起來,先后兩次下去掛職鍛煉,一次到經濟較為發達的昭陽市漢亭縣,漢亭縣現在屬于全省準十強縣之一,2000年gd總量排在全省13位,在88年更是名列前十的經濟強縣,然后97年又到巴原地區掛任副書記。
巴原是全省僅次于巫陵和蒲池的落后地區,郎芳到巴原掛職,顯然也就是省里安排要到艱苦地區鍛煉的目的,而且鍛煉時間據說省委最早確定的是一年,但巴原地委當時提出希望郎芳本人再在巴原多工作一年,郎芳本人也有此意,目的是把她抓的有些工作做好做完。
這就不簡單了。
巴原地委主動提出要求,郎芳本人也是這個態度,對于一個下來掛職的干部,能夠達到這種狀態,說實話,真的不多,甚至罕見。
一般說來地方上對掛職干部都采取的是一種高高掛起的態度,要分管的也就是一些務虛居多的工作,就像郎芳下去掛任分管經濟工作的副書記,如果她真的想要落個清閑,行署那邊有常務副專員,還有抓工業、農業這些的副專員,她作為分管副書記是很容易在其中落個清閑的,但人家卻能贏得地委的一致肯定和挽留,自然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