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時務者為俊杰。
曹萬林很清楚在省委對漢都市委班子進行大調整的前提下特別將沙正陽放在漢都市委組織部長這個位置上,這里邊固然有茅向東的意圖在里邊,但更多的還是說明省委認可了茅向東準備在漢都市采取的一系列綜合性舉措。
漢都市未來幾年要大發展,要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經濟起飛,這是茅向東向漢川省委的承諾。
漢川省委認同了茅向東的這個規劃構想,那么自然就要給予足夠的支持,組織人事上的保障是一個最重要的支持,沒有一批志同道合對漢都市委決定堅決執行并為之付出努力的干部,漢都市委是難以完成茅向東的這個規劃構想的。
這就是沙正陽來漢都市委組織部擔任部長的大背景,曹萬林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誰要去阻擋這個大勢,那就是逆勢而為,螳臂當車,只有被碾得粉碎。
曹萬林不清楚易天揚是如何想的,態度如何,但他相信以易天行的明智理性,不可能有什么反對態度,而自己作為具體執行者,要做的就是把要實施這一方略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提出來,找到解決的策略,然后再來推行。
這是一個以退為進之舉,曹萬林相信沙正陽也能理解得到。
談得很不錯,沙正陽覺得甚至比和易天行更投契。
易天行當然很聰明,也很有個性,但正因為太聰明太有性格,所以在沒有完全認可自己觀點之前,他會保持一定距離,給予的支持力度有限,但沙正陽卻不能等。
相比之下,曹萬林可能沒有易天行那么精明剔透,心思復雜,但對沙正陽來說,最有能力的干部未必是最適用的干部,最合手的,能及時派上用場的,才是。
當然沙正陽也不至于狹隘到對易天行有什么多深的成見,任何一個有自己思想的領導,對一件新生事物有一個認知判斷過程也很正常。
沙正陽只是希望對方認識判斷時間不要太長,他沒多少時間來等別人,跟不上趟的人,那就要掉隊。
既然易天行他對這一塊工作有些擔心,那么自己就可以讓易天行更多的把心思花在組織建設這一塊上,這一塊工作同樣重要,但沒有那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