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書記,已經不少了,我覺得我花這一兩個月時間能夠了解到這么多東西,還是很知足了。”沙正陽苦笑,“甚至我都覺得我是不是太苛刻了,怎么隨便下去走一圈看一下,都能遇到發現如此多的問題狀況,但我覺得我自己又不算一個心胸狹窄對下邊刻薄的人啊。”
“正陽,你無需自責,我倒是覺得這是好事,不是有句話說得好么,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還有一個詞兒,防微杜漸,但我以為啊,恐怕你所見所聞所感,恐怕還真不是什么無則加勉,也不是簡單的微和漸,這是需要引起我們市委高度重視和高度警惕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
郎芳最后一句話已經有些聲色俱厲的味道了。
“我們共產黨當年打天下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勞苦大眾的支持我們共產黨又怎么能在外有西方列強威脅內有落后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下挺過來靠的還不是人民群記眾的堅決擁護這不是大話套話,而是真話實話,但是現在我們很多領導干部似乎都已經淡忘和漠視了這個道理,這叫忘本需要有人來給他們敲敲警鐘了。”
說到這里,郎芳語氣也有些激動了,“你剛才提到的這些現象這些行為,就是典型忘記了從群眾中來都群眾中去的根本路線,忘記了為人民服務的這一宗旨,這樣的干部實際上是從思想深處已經蛻變變質了,已經不再符合共產黨員的基本條件了,起碼需要讓他們從根本上認真反思,讓他們自己對照,為什么會演變到現在這一步”
緩緩的吁了一口氣,郎芳稍微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才又道“我記得從中央到地方,都在要求進一步加強我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同時我個人也不太贊同那種重量不重質的吸收黨員做法,對于是否符合共產黨員的標準,還是要做一個比較嚴格的考察。”
“有一些人或許在某些方面有些能耐,在某個領域表現突出,但是我覺得是否就一定要吸收加入黨,是否就滿足成為黨員的標準,需要認真考慮研究,那種的確認可我們共產黨的宗旨和理想,愿意積極向組織靠攏的,同時經過認真培養和考察,認為他能夠符合黨員標準的,可以吸收進來,對于那些只是存著某種投機或者覺得新鮮的心態來的,我覺得最好還是做好勸諫工作,不宜吸收入黨內,避免造成不良影響。”
沙正陽連連點頭。
郎芳的這種觀點他也很贊同,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加入共產黨,既然共產黨是先鋒隊伍,那么肯定要在標準上有所體現。
如果和普通老百姓沒什么區別,那這個共產黨員未免太廉價了,而很多基層組織就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吸收黨員的時候顯得太過于盲目和散漫。
經過這一輪的交流對話,郎芳和沙正陽都基本上對各自的觀點意見有了一個大概了解。
實際上在之前兩個人也有過一些零碎的意見交換,但是像今天這樣如此系統全面的溝通交流,還是第一次,應該說兩個人都比較滿意。
“正陽,你對現在市里邊的組織建設這一塊工作不太滿意,那么有什么打算”交換了意見,達成了一致,那么就該是要商議如何來應對這個情況了,郎芳自己也有一些想法,但她感覺到沙正陽可能更有主見,而且都已經和楊品強交換過意見了,所以她也想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