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州也有胡辣湯,不過一般是早上佐餐用,沒想到楊天誠居然喜歡在晚上來一碗,沙正陽也端起碗嘗了嘗,的確很地道,鮮香濃郁,辣度適中,相當可口。
“的確不錯。”沙正陽贊嘆了一聲,“這玩意兒要早上搭著餅吃更合適吧我在宛州工作期間,早上有時候不愿意在食堂里吃,就在外邊去吃,胡辣湯加餅或者包子。”
“呵呵,胡辣湯各地的風格都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咱們市委食堂這個是獨具風格的。”楊天誠頗為自豪,“越吃越有滋味。”
“天誠書記,咱們去高校對接,也只能說是廣泛撒網,重點培養,理工科類的學院是重中之重,分校也好,研究生院也好,校區也好,只要能來,我們都歡迎,只要能帶來師資力量和生員,未來他們畢業之后選擇我們中州的可能性就要大很多,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和機會。”
沙正陽一邊喝著胡辣湯,一邊道“這可能也是一個需要持續跟進的過程,一年兩年,甚至年都有可能。”
“情理之中的事情,要想讓人家來你這里建學校,當然不是一件簡單事情,我有這個思想準備。”楊天誠點點頭,“對了,除了這一塊,你還有哪方面的打算”
“肯定是招商引資上了,省里邊不是就盯著我們要有所作為么這大概就是最能立竿見影的東西吧。”沙正陽苦笑著聳聳肩,“我來之前徐省i長都已經和我談過,希望中州在今年招商引資工作上能有所突破,拿出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來,就像在漢都那樣,”
楊天誠和侯鳳林都意味深長的笑了起來,這是在給沙正陽下任務了,必須要有突破,不能隨便弄兩個項目來糊弄,得有大動作,讓人側目而視的大動作。
沙正陽見楊天誠和侯鳳林的表情,忍不住埋怨“天誠書記,鳳林秘書長,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工作,這是省里給咱們中州市委市府下的任務,咱們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誰也跑不掉啊。”
“正陽,你自個兒琢磨吧,省里的心思我們都知道,但要結合我們中州實際拿出東西來,我知道得花費一番心思。”
楊天誠還是能理解沙正陽的難處,時間太短,省里領導都沒說給對方多少時間來熟悉情況,直截了當的就要讓沙正陽拿出“干貨”來,這其實也是變相帶話給自己,悠著點兒,誰也跑不掉,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有出路”。
“不過,在產業培育和規劃發展上,這素來是你的強項,我看過你在漢都的大手筆,讓人嘆為觀止,能不能復制到我們中州來那么幾個”
“有此打算,不過這還要根據我們中州實情來考慮謀劃。”沙正陽道。
侯鳳林沒有插話。
他一直在觀察著楊天誠和沙正陽之間的互動對話。
這種情況的確不多見。
前任市長和楊天誠之間是沒有這種互動的默契,對話更多的是一種公式化的客套,即便是真正談論工作,也比較嚴肅而慎重,也鮮有在這種吃飯場合中討論。
前任市長性格比較嚴肅,在工作上很認真敬業,一絲不茍,但是在很多工作思路上卻和楊天誠不太合拍,所以始終沒有能和楊天誠建立起較為默契的合作關系,導致市里工作始終有些磕磕絆絆,這是一個最大的遺憾,所以楊天誠也一直在檢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