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誠很清楚,沙正陽若是這個想法一出來,只怕立即就會贏得三川、隗城和清池三縣干部群眾的好感和支持。
三環線其實早就有這個規劃,但是考慮到三環線的長度和造價規模,的確讓中州財政有些無力接招。
所以在前年的時候市政府這邊提出這個想法時就是被楊天誠斷然否決了的,招商引資沒有突破,產業培育沒有起色,成天指望著靠財政負債來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拉動,這不是楊天誠可以接受的。
但現在時隔兩年,沙正陽提出來,意義又不一樣了。
一來中州城市經歷了這兩年的發展,市區向外也拓展了不少,二來沙正陽也明確提出未來招商引資固然要以高新區和經開q:u為主,但是也要把三川、隗城和清池三縣靠近主城區這一片區域考慮進來。
這其實就是要鼓勵三縣的縣域經濟發展依托主城區,形成一道環主城區的經濟帶,順帶也帶動整個全市城市化進程發展。
三來沙正陽有意要用這個規劃來贏得區縣下邊的一些支持,這一點楊天誠也看到了,但是他也贊成。
沙正陽要做事情,市委的支持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說有市委的支持他就能無往不利了。
下邊對沙正陽不了解,不熟悉,怎么讓沙正陽迅速贏得下邊的認可,兩方面來著手。
一方面就是通過招商引資拉來項目,這是最直接的最見效的,但是現在市里邊招商引資重心主要還得要放在高新區和經開q:u,頂多能讓三川縣沾點兒光,隗城和清池兩縣可能還要放在后邊去了,那么如何來讓這兩縣也能因此受益,基礎設施建設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了。
基礎設施建設不但能拉動建筑行業,而且對改善相關區縣的投資環境也有極大好處,市里和區縣不是不清楚這一點,但財力如何來保證
貸款也好,發債也好,那都是要還的,要講回報的,不能一拍腦袋就上,之前楊天誠否決也就是基于此考慮。
這樣巨大的投資可能涉及到數十億,對中州財政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楊天誠甚至也想了,如果沙正陽所提到的通用汽車和比亞迪這一系列的大項目招商引資不順的話,那么在這個三環線建設上恐怕還需要等一等。
基礎設施建設是好事,但也不能過度超前,他能理解沙正陽的急切心情,但作為市委i書記,楊天誠清楚自己要幫助沙正陽把好關,避免對方頭腦發熱。
這是他作為市委i書記的職責。
沙正陽同樣明白楊天誠話語中那句“條件成熟”的意思,沒有足夠的產業支撐,過于超前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大投入,也是一種不科學的做法,所以他首先要在招商引資上拿出成效來,讓高新區、經開q:u和三川縣都能直觀的意識到這方面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這樣倒逼市委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