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的蜀山因為涉及到封建迷信的因素沒能刊登,但溫向平寫連載的心思卻一直沒有斷絕。
畢竟童話只是短篇,不說從字數上遜色于長篇,按字數記的稿費多不到哪里去;就是引起的熱度也持續不長。紐扣能撐上近兩個月,已經是羅家和運作有方了。
山不轉水轉,既然仙俠類的不行,溫向平就打起了寫八年抗戰的主意。
這個主題可以說是既貼合實際不過“度”,與封建迷信、投機倒把的思想徹底絕緣,同時也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
但當下歌頌黨帶領人民千辛萬苦、歷盡艱險趕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國的文章書籍絕不算少,要想在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可就不僅僅是體裁新穎,故事跌宕起伏能做到的。
于是,溫向平找了不少的紅色書籍和歷史書來看,其中詳細介紹了從民國建立伊始到新中國解放的三十幾年,時間脈絡、大大小小的事件、哪些著名的或小眾的英雄人物,從眾多本書中也算是事無巨細的讓溫向平了解了個清楚。
這些書籍以擺理論現實和名人語錄居多,多走的是寫實的樸實風,算是很好的教材和資料。
雖然意料之中的,這一沓子書大多行文嚴謹嚴肅,但竟也有許多短篇非但不至于拗口,反倒朗朗易讀,平仄押韻很是工整,倒教溫向平吃了一驚。
看來自己一開始果然還是托大了。
溫向平于是又買了不少期刊報紙來研究,發現其中也不乏有人畫了形象生動的漫畫,也有用老虎、獅子和豺狼打了比喻講歷史的。
不少的作品讓溫向平也津津有味的讀了一會兒。
等資料都翻過,溫向平就得出了一個結論。
凡是易于上口的,都是給不識字的鄉民或者孩子們念的,而給成人和有文學素養的人看的書,就無一例外走了嚴肅的風格,雖然也有各種手法的運用,但總體而言,讀的時間久了,還是顯得枯燥無味。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溫向平就要用幽默風趣,甚至是滑稽的語言去寫這段歷史。
這段用無數英勇的中國英雄鮮血鑄就的歷史不應當被玩笑對待,而是值得用最鄭重的態度、最虔誠的心靈去描寫。
溫向平雖然喜歡劍走偏鋒,柳暗花明的構思,卻也沒想著不擇手段、嘩眾取寵。
他曾去過屠殺紀念館,也曾翻閱過當時外國人筆下的受苦受難的國民,更是曾親眼看過外國記者所保留下來的真實而稀少的影像。其哀嚎之揪心、鮮血之淋漓讓在座之人無不動容甚至避目而不敢去看。
這段歷史之慘痛、之嚴肅自然無需多說。
而就算他敢這么做,都不用專家學者來批評指責他,廣大的讀者和人民群眾就要先用唾沫星子淹死他。
這離新中國建立才剛有一代人的時間,可以說從三十歲的中年人往上就沒有沒經歷過那段痛苦的歲月的。侵略者的暴冷血還歷歷在目,死難者的鮮血還未冷卻,怎能容人戲謔。
溫向平想要寫一段八年抗戰的故事,但他選擇用更接地氣的法子,用更直白的語言借一個發生在華夏一角的故事映射當時的整個國家。
以小見大,從情入手,比平鋪直敘的理論和語錄更能讓每一個讀到的人都為之揪心,也深深地感同身受。
既然決定要寫這樣的一本書,自然不能輕易下手,而是必須在真實透徹的了解當年歷史的情況下,適當的加以藝術修飾和拔高,從而兼顧作品的真實性和藝術性。
為此,溫向平又拄著拐從五層高的樓跑到離醫院頗有一段距離的百貨商城去親自挑了厚厚一沓子書回來,原本空蕩蕩的房間此刻地上以堆滿了書。
但他私自亂跑的行為卻惹得蘇玉秀嗔他。
“咋不讓我給你買去,就不能好好養著傷么,這腳還沒完全長好呢咋就惦記著亂跑,下次再要買什么,提前跟我說,我下了班給你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