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沽市手里頗有幾個余錢的人也不算少,既然妻子妹妹女兒喜歡,買給她們也就是了。
這還只是沽市一個城市,再不發達的地方也會有一二個人手頭寬裕些,何況華夏出版社把畫本發行到了不少城市,再加上紅星雜志在新一期雜志上的聲援,這一來二去屢屢加印的,竟也是大賺了一筆。
而其他出版社雖然有搶占了先機先行出版畫本的,可他們那發黃的毛頭紙、粗糙的人物設計跟這一比,本來還能入眼的畫本頓時就成了地上的泥。
當初提出要給紐扣發行畫本的是華夏出版社在沽市分社的主編,為表誠意,便親自給羅家和寫了信。如今銷量又取得了這么好的成績,主編索性又提出了要請溫知秋以及溫知秋的責編羅家和吃一頓慶功宴的意思。
至于是不是只吃飯不說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但羅家和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先不說溫向平離這兒要坐幾天的車,就是他的傷腳也讓他出不了市,遑論跑這么大老遠過來。
但為了避免給主編造成溫知秋傲慢的印象,羅家和在信中解釋了溫作家意外受傷在家調養的事情,又表示之后等溫作家痊愈以后二人必定上門邀約,共進午餐。
同時,羅家和也給溫向平去了一封掛號信,說了華夏出版社主編的邀請和自己越疽代苞的拒絕。在信的末尾,又表示如果溫向平不想放過這次機會,自己之后會主動上門邀請主編,溫向平可以慢慢的過來,不必因為趕路而影響到傷腳的恢復。
溫向平對羅家和的處理方式當然沒有意見。
他最近也確實忙得很。
首先,他要保持蜀山每周兩個章節的更新頻率,按時寄給羅家和;其次,他已經開始寫新作品的大綱,雖說不用像成品一樣詳細,卻也要把故事整個的框架和走向寫出來才行,每天都要抽出個小時放在這個上頭;
這第三嘛,就是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甜寶小些倒是還能等兩年,溫朝陽今年卻已經八歲了,至今還沒怎么上小學,字也認得不多,溫向平便拿著那本老人與海,每日早晨教溫朝陽兩個小時讀書認字。
溫朝陽也懂事,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于是每天也是認真的學習復習。
至于為什么不送溫朝陽去上小學,這就涉及到溫向平正在忙碌的第四件事。
眼見著七七年就要結束,新的一年就要到來,全國高考恢復后的第二次高考也已經近在眉睫。
在這個年頭,考上大學不能說是唯一的出路,卻也能稱得上是最便捷、最有前途的出路。誰家要是能出個大學生,一家人都能挺胸抬頭走在外頭。何況等畢了業,國家還管給分配工作,這在多少人眼里都是個香餑餑啊。
這年頭也沒什么復習資料,不少人就翻出以前的高中課本看,有想報考外語的,就再捧著本主席語錄的英文版自學。
溫向平自然是要考文科的,考試項目中,語文和英語是不用愁的,政治和歷史也在準備新作品的時候研究了不少,再加上本身廣泛的知識面,也不算什么難題。
唯一要擔心些的就是數學了,一份卷子一百分,一共只有九道大題,雖然聽已經考過的人說題型并不多,但對于一個常年靠筆桿子吃飯,十幾年沒碰過數學的人來說也不容易。
溫向平是打算報考沽市的大學的,到時候順勢就能帶著一家人搬到那邊去。雖然晉省沒什么不好,但想到幾年之后各大城市的發展,還是沽市要更勝一籌。
何況溫向平還打算著等將來溫朝陽和甜寶上小學的時候,讓他們直接進沽市的學校去。
畢竟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沽市的教育資源都要更豐富,與外面的交流也更廣闊更頻繁,無論是對兩個孩子的未來發展還是他們家的發展都是更有利的。
為了達到去沽市上大學的目標,溫向平于是每日又抽了一到兩個小時來復習高中數學。
真真可謂是大忙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