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剛碰到門把手,身后傳來楊主編暗啞的聲音,
“只要溫作家有新作品來,就給他把稿費提成千字兩塊――”
這在國家明令規定稿費上限是五塊的背景之下,已經算是優待了。
羅家和腳步頓了頓,掩去面上的驚訝,點頭應是。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羅家和無奈的搖搖頭。
社里看來真是急眼了,千字兩塊,比之前一下翻了兩倍。
羅家和寫給溫向平的信還沒寄到溫向平的手里,溫向平寄的信反而先到了。
信封有些厚度,羅家和還沒拆便知道,這恐怕是新作品了。
雖然對溫向平的水平有信心,羅家和還是拆開先看了一遍。
第一頁上只有三個大字,看來就是新作品的名字
大惠山
恩
羅家和挑了挑眉,這是什么主題
于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又向后翻去。
溫向平這封信同樣先寄來了五個章節,雖然有厚厚一沓,但沒過一會兒,五六十張紙就盡數被羅家和讀完了。
羅家和長出一口氣,搖頭笑笑。
這個溫向平、溫知秋、溫作家啊
真有他的兩把刷子
“好――”
楊主編一拍桌子,激動的從羅家和手中接過這一沓紙,
“溫作家可算有新作品寄來了。大惠山――是什么內容,你看過了么”
楊主編笑瞇瞇的問,一邊看紙上的內容。
羅家和笑笑,
“是關于八年抗戰的題材。”
楊主編向后翻的手頓時一頓,
“怎么、怎么寫的這個――”
楊主編有些失望,這年頭寫這題材的人還少么,他本來還指望著溫知秋這次能再來一個新點子再創佳績,怎么就成了八年抗戰。
那街上哪家書店不是摞滿了這種書,先不說人民雜志寫的好的文章不勝枚舉,就是紅星自個兒也有不少。
楊主編自己看過的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套路和內容早就記得透透的了。
眼見楊主編興致缺缺,羅家和連忙道,
“主編,溫作家的這本――不一樣”
“不一樣”
羅家和果斷堅定的點頭。
見羅家和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樣,又想到之前紐扣的深厚筆力及奇妙構思,楊主編嘆了口氣,坐回位子上開始翻閱。
也許真的能有個驚喜呢。
雖然楊主編并不怎么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