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包廂里是兩個桌子,又都是圓的,不然就楊主編這胖乎乎的將軍肚,還真是很難這么輕易的跟溫向平說上話。
羅家和將這些盡收眼底,眉間不豫更甚,暗嘆了口氣,附耳溫向平道,
“她不好得罪,至少先把這頓飯應付過去,隨后再談其他。”
溫向平也是知道這個理,只不過卻也不想這么輕易的就叫楊主編稱心如意,不然以后豈不是失了自主權,時不時要給他來個小李小王小方。
小董食不知味的吃了兩口,終于鼓起勇氣問道,
“溫作家,你是中文系哪個班的哪,我是77屆金融系二班的,我叫董明珠,溫作家到時候要是有事可以來找我的。”
觀其語言神態,倒不像個仗勢壓人、蠻不講理的,似乎也以為他是知道今天這事兒的,又是個剛上大學跟根兒青蔥似的,溫向平不愿意為難小孩子,更不愿意拿無辜的人做筏子跟楊主編角力,也就笑道
“我是78屆中文系一班的,到時候還要多勞煩小董,那我就現在這兒謝謝了。”
董明珠聞言微微驚訝,似乎是驚訝溫知秋怎么沒參加去年冬天的高考,又或是參加了沒考上,但很有禮貌的把問題都塞回了肚里,一點也沒有探人隱私的想法,只是羞澀的笑,擺了擺手,
“我還沒做什么呢。”
又崇拜道,
“溫作家好厲害哪,竟然考到了一班。”
沽市大學各專業都是按照成績來排班級的,具體如何平衡不同省份試卷的,董明珠也不太清楚,每年學校都會在各專業通過期末成績重新排一次班級,她一進學校的時候在三班,這個學期才調到二班的,自然就知道進一班有多難。
溫作家果然是溫作家。
董明珠崇拜的看著溫知秋。
楊主編自然很是高興看到兩人交談甚歡。
溫向平卻很有分寸,并不一直跟小董說話,也不時跟桌上的其他人敬杯交談,只唯獨對楊主編和劉組長的話回的敷衍,當然,面上功夫也沒失了就是。
包廂里除了小董是個外來的,剩下的都是雜志里的編輯,自然跟溫向平不出兩句話就能聊到一處去,甚至另一桌的也端上酒湊過來加入話題,驚嘆著出自溫知秋之手的畫像。
小董沒能繼續跟溫作家說話,也不失落,反倒聽幾人討論著排版文稿之類的事聽得頗為入迷,楊主編見了也就沒什么話可說。
一頓飯吃下來,也算是賓主盡歡。
羅家和借著送溫向平回家的借口跟著他走出了一截兒去,等到后頭再看不見楊主編等人的影子,這才皺著眉頭道,
“這件事我之前也完全不知情,抱歉,但我保證,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這種情況,自然指的就是把溫向平當做商品往外頭推銷了。
至于楊主編之前為什么瞞著他和溫向平,大概是擔心溫向平得知以后會不愿意來,又或者羅家和會勸著溫向平不要來。
楊主編也確實是這樣想的,從來往的數封信中,隱隱能窺得溫知秋性子執拗,不想做的事誰也勉強不得,于是才有了今天這出。
又不是要溫知秋拋妻棄子,再說了,他愿意,人市長還看不上他,雖然那張臉稱得上俊俏,也不看看都多大了,還是個窮小子,更是個瘸的――雖然不怎么看得出來就是了。
不過是讓溫知秋稍微跟董明珠親近一點,這樣對雜志,對他自己都是極好的助力。
別看溫知秋現在名氣頗大,可在正兒八經的作家協會中,卻也只能算個無名小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