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中眼角的皺褶泛起暖意,
“因著十年浩劫,遭受種種挫折就不多說,直到前年,作協的部門才恢復了建設,選刊正缺你這樣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今年年底要舉行會員代表大會,憑知秋你的本事,當選理事也是要得。如若錯過,太過可惜了。”
聞言,溫向平不由得驚訝。
他起初還以為是進沽市的作家協會,聽余老這么一說,竟是要推薦他進華國作協了。
溫向平倒不是覺著自己實力不夠而心生退意,只是這消息也太過突然。
他一介平頭白身,想要進入華國作協,首先須得加入地方協會成為會員,然后由作協會員推薦,在經專家咨詢委員會審議通過,會員發展大會審議后才能正式對外公布新成員的名字,流程不可謂不繁瑣。
如今卻要一口氣吃成個胖子,直接跳到無數作家夢寐以求的位置
而如今已經近十月份,雖然辦完手續后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卻仍然稱得上是慌忙倉促。必定是有什么讓余老不得不推薦他進作協的機會。
這讓溫知秋對余老的說辭,七分信三分疑。
余老見溫知秋眼底的了然,皺褶的臉上泛起了赧意。半晌,搖搖頭苦笑道,
“知秋通透啊――”
雖然港省如今的領土權還沒有回歸華國,但大陸和港省的交往自改革開放后已經日益密切,其中一項交融碰撞的,就是文學。
大陸禁錮思想近十年,古籍珍本毀了大半,文學水平倒退數年。港省卻憑借著開闊的政策和經濟蓬勃的發展著,涌現了不少卓越,甚至堪稱不世之才的文學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今年五十有四的查世良。
查世良――
溫向平心中一震,不由得將身子又坐正幾分,面上顯出嚴肅夾雜著敬仰。
不像溫向平是占了眼界領先數十年的優勢,查世良是實打實的,在當下憑借著超越時代的思想,創造了一整個武俠世界的體系,開創了武俠的先河,此后數十年間的武俠仙俠等一系列的設定,莫不是從查世良的作品中延伸發展而來。
本質上來講,溫向平也要恭恭敬敬的尊查世良為開山鼻祖。
而在查世良三十一歲那年,發表的第一本風靡港省的武俠古墓傳奇,卻因著大陸和港省的隔離而被阻擋在外。一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古墓傳奇才進入大陸。然僅短短三個月,就已在內地引起軒然大波。
隔空點穴的功夫,不見殘影的劍光,柔中帶著殺氣的白綾,莫不讓人興奮之余,又拿來和同樣神奇的仙魔法決對比。
彼時,正逢蜀山將近完結之時。兩大巨著棋逢敵手,熱度居高不下。街頭的孩童有叱著“空明拳”玩耍的,也有比著手勢施仙術的。人們的口中不是討論著景逍遙就是楊徹。到底是仙術更勝一籌還是武功玄妙不已,每天都有無數的蜀山迷和古墓迷在辯論,只在沽大,就已經舉行過不下三次的辯論賽了。
溫向平自然也在第一時間買了書來看,確實是數十年后仍然經久不衰的經典,哪怕是又一次再讀,也依舊津津有味。
然,溫向平并不以自己是后來者便心生怯意。蜀山灌注了他的一片心血,再加上時隔兩年重新修正,無論是文筆、人物還是情節設置都是溫向平的巔峰水平。自認與查世良在三十余歲時撰寫的古墓傳奇不遑多讓。
但撇去這些都不談,溫向平對于查世良這位祖師爺,心底是抱有百分崇敬的。查世良今年已經五十大幾,這些年陸陸續續出版的作品溫向平也一一買回來看過,再加上查世良還未出版但后世已見的作品,比之昨日又上數層樓。從資歷到實力,查世良都超出溫向平不止,叫溫向平心悅誠服。
余老嘆了口氣,苦笑道,
“明年年初有個作家交流會,屆時,內地的、港省、琉省,甚至國外的作家都會匯聚一堂,真的是人才濟濟,群英咸集,可惜我們內地的作家在這方面確實有所缺失,靈感跟不上嘍――”
余老這話并不是否定內地作家的水準,“正路子”寫的好的作家不在少數,只是感慨在高壓的思想禁錮下逐漸失了靈性,又正好撞上港省百年一出的查世良,撞上了前所未有的新思想,這才落了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