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給自家人倒是不打緊,還能推著人進步,輸給外來國的作家到底跌份。有一個天馬行空又底蘊深厚的溫知秋在,也算是多了一張底牌。
余老自嘲笑笑,又道,
“知秋也不必多想,我和張老都是寧缺毋濫的人,正如我剛才所言,你有實力,還有心性,只要你愿意,遲早能進作協,我兩不過是推了一把而已。”
溫向平垂眸斟酌了片刻,頷首應到,
“那就多謝余老和張老為我引薦了。”
在得知溫向平即將入作協的消息后,饒是向來沉穩的羅家和也忍不住眉開眼笑,
“這下可就成公認的大作家,再也不用擔心別人揪著資歷說事了。”
溫向平搖頭失笑,
“到底是趁了便宜,要不是明年有個交流會,只怕我還得等個五六七八年才行。”
羅家和“欸”了一聲,
“你這就妄自菲薄了,別說沽市,數一數,除了港省今年新傳進來的查老,除了幾位德高望重,成名數十年的老作家,整個內地,誰的作品能像你的一樣引起這么大的轟動。這至少證明,你的實力絕對是凌然大部分人之上的。”
溫向平將批閱完的蜀山別傳手稿還給羅家和,笑道,
“瑜新和阿昀兩個孩子,實力也是有的。”
羅家和笑呵呵的接過來,
“能得你這一句,兩個孩子能高興好久,比得到我的肯定都高興。”
說到后來又不由得帶上了一點酸溜溜。
溫向平故作無奈的攤攤手,隨即正經道,
“孩子們是打算單出一本,還是跟著印在蜀山后頁”
沒錯,因著蜀山在整片華國土地上的知名和熱度,在雜志上一連載完結之后,新周刊就聯系了作家將蜀山整個刊訂成一本書,等到一印完就要投入市場。
“還是讓他們自己出一本吧。”
羅家和道,
“我和許社長出錢印上一千本先賣,銷量好了再加印。”
溫向平聞言笑道,
“那敢情好,讓我也湊個股,阿昀畫的插圖頗好,瑜新的文章寫的也不錯,指定能大賣。”
羅家和笑得瞇了眼,
“那就承你吉言了。”
加入地方協會要比進華國作協的手續簡單些,溫知秋的三部大作可以說在沽市已經是人盡皆知,再加上水平也受到了余老和張老及陸勝恩陸副編的公開認可,協會主席團一路綠燈,不出兩周,溫知秋便成為了沽市作家協會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