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生病什么的就來這家醫院了。
蘇玉秀見過溫向平三月沒有靈感的糾結模樣,此時也是體諒丈夫靈感如泉涌、一氣呵成的狀態有多不容易。只是溫向平一寫起來就沒個完,飯也不吃覺也不睡的狀態讓蘇玉秀擔憂了好幾次。
一頓兩頓不吃、一覺兩覺不睡,蘇玉秀是萬萬不會打斷溫向平創作的。奈何溫向平一寫入迷就仿似著了魔,不餓不困,倒是要蘇玉秀這個躺在病床上的時時刻刻監督才行。
也不知道到底誰是那個生孩子的,誰又才是陪房侍候的。
唉。
溫向平的新作題目暫定為和樂,體裁是一部。
和樂是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出生在一個平凡卻安寧的家庭,父母取名為和樂,盼望兒子一生不求富貴,只求平安和樂。兩歲時在小區中玩耍而其母卻不在身邊,于是被出來尋找貨物的人販子偷偷抱走,等到其母發現痛哭悔恨時,和樂已經被帶上了前往山坳里的面包車,賣給一家無子的夫妻。
這對夫妻已經年逾四十卻無子,對待和樂宛如親生,取名為和樂不說,平素里真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只一點,不準和樂離開他們的視線半步。
和樂于是在這樣的溺愛下長到了十五歲,性子難免嬌縱,然而夫妻卻并不在意,十年如一日的待和樂好。
和樂雖然嬌縱,腦袋瓜卻是實打實的聰明,才十幾歲就能想著法子倒賣商品掙錢,等到成年那年,和樂手頭已經小有一筆的積蓄,于是決意去見識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哪怕夫妻哭鬧著阻止,和樂還是在一個晚上悄悄抱著自己的小布包跑出了山坳。
和樂腦子雖然聰明,卻到底涉世未深,出來沒多久就被人坑騙了幾次,手頭本就不多的積蓄很快就一無所有,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為生計所迫,和樂只能在一家無證的黑餐館工掙點口糧。
或許是骨子里就透著一股不服輸,再度積攢了一點成本后,和樂拿著錢坐車到了大城市,從最基礎的零工打起,憑著切身體會和觀察琢磨來的經驗,一路開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了當市的商業新貴。
成熟穩重的和樂思及當年任性逃出家中的自己,和疼愛自己的父母,倍覺愧疚和思念,于是開車回鄉欲把父母接到城里來。山坳里的夫妻見了和樂喜極成泣,又高興于兒子的出息,當下便跟著兒子一起前往大城市。在途中卻意外撞上了一位婦人,婦人最終截去雙腿,和樂聽說其喪夫喪子,孑然一身,又因為自己雙腿殘疾,當下便很是愧疚,帶著婦人一起回家奉養。
于是,四個人就這樣住在了一處別墅。一日,新聞播報抓獲一伙人販子團隊,其中的銷地正有和樂長大的山坳。
和樂聽見詫異了一番,卻并未多想,老夫妻心虛之下關掉了電視。雙腿殘疾的婦人卻很是激動。她正是和樂的生身之母,多年來和丈夫四處奔波尋找兒子,丈夫在前些年意外去世,便只剩下她一人。得知和樂來自人販子常去的山坳,婦人隱隱便猜測和樂正是她的親生兒子。在看見和樂后頸的胎記后,婦人欣喜若狂,抓著和樂跟他道出真相,和樂卻并不相信。老夫妻聽聞后,擔心兒子會離開他們,竟然下了狠心要將婦人殺掉。
孰料婦人經受連番打擊,兒子也并不認她,精神錯亂之下直接點著了整棟別墅,寧死也拖著老夫妻不讓其逃生,最終只有和樂一人逃了出來。而在警察的基因核對中,證明和樂確實與老夫妻無血緣關系,而婦人正是其母。
和樂得知真相崩潰不已,在三人墳頭坐了許久,和樂最終將全部家產捐出,來到了他真正的故鄉。
在的最后,和樂住進了生身父母的房子中,當看著滿屋擺著的一家三口合照時,和樂終于忍不住痛哭出聲
事實上,溫向平唯一的靈感就是整篇末端,和樂崩潰大哭的場景。據誰說,人哭著來,是因為要來經受一世磨難。
和樂雖然寫的是一個例子,事實上卻是溫向平用來以小見大的手法。寬寬泛泛對整個人販產業鏈的描寫到底不如一個無限接近真實的例子來的更加觸目驚心。
然而寫歸寫,溫向平自己卻是會盡力護著四個孩子,哭著降生溫向平動不了手腳,盡力讓孩子提前將一生的淚在出生時都流盡溫向平卻是能盡力而為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