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馮喻才和封國富都沒有聽出來,他說的是項目搞得不錯,還是鎮長被停職處理辦得不錯、回到車里,董副書記看著柳水鎮的風貌,感概萬千。“馮書記,我當年就是在這里下過鄉。這條河叫柳水河對吧”
車隊一路西行,沿著柳水河一直走到了通濟渠入口,董副書記又走下車來。站在河東村的山頭上,朝濟州的方向望去。
兩河之間的景色,盡收眼底。當時張一凡也是來到這里,才有了后來通濟渠貫通南北的大手筆。
馮喻才又小小地興奮了一下,這個封國富還是為老百姓做了點事嘛,修一條這么大的水渠,解決了兩大水系之間的隱患問題。光是站在這個山頭看過去,望著奔騰不息的河水,白浪濤天,便有一種令人心懷感概的情懷。
濟水河的水患問題,一直是濟州方面頭痛的大難題,這條通濟河修得好啊看到老領導屹立在山頭巍然不動,馮喻才就朝封國富招了招手。
“封書記,這條水渠是什么時候修的把情況跟董書記匯報一下。”
“馮,馮,馮書記,這渠,這渠”封國富又哆嗦了,半天回答不出來。那些具體的數字,他哪里記得住
林縣長見是時候了,向前一步,“董書記,這條渠名叫通濟渠,取義于通城與濟州之間的一條人工水渠。策劃修渠的人是柳水鎮當時的新任鎮長張一凡。”
“修渠經歷了四個月零八天,動用了全鎮六千多人力,花費了一百八十二萬七千余元。全渠寬五米,長十六公里。可謂是當代大躍進,用全人力堆出來的,沒有任何機械設備。”
林縣長做完匯報,便退到一邊。
“哦那個張一凡人呢叫他來見我。”董副書記問道。
“張一凡同志,現在正被停職調查,恐怕董書記無法見到他。”林縣長說這話的時候,封國富眼前閃過一股殺人的怒火。
“亂彈琴”這樣的同志居然被停職調查董副書記憤然轉身,頭也不回地朝山坡下走去。
馮喻才狠狠地瞪了封國富一眼,“還不去快把張一凡找過來”
這會兒市委馮書記氣壞了,為什么每件事都與張一凡有關,你這個做縣委書記的是干什么吃的看著封國富窩囊不堪的樣子,真恨不得一腳將他踹下去。
這鳥人真不是什么好東西
s謝謝午夜幽魂1的打賞,今天二更到了,晚上估計不會再上來。
一年一次的生日,晚上可能去嘿皮跟朋友同事喝酒,拜拜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