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萬啊,對于我們現在的企業,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工人工資才二百塊錢一個月,有時還不能按時發。”
張一凡聽了這些話,看到柳得志痛心疾首的樣子,應該不是在演戲。而且自己這次突襲,看到的應該是最真實的一面。于是他安慰道“劉曉軒是你外甥女吧她昨天跟我提了這事。”
“曉軒跟你說啦”柳得志很意外,然后又靦腆地承認,“其實我也有這個想法,把企業盤活。想想我們二十多歲的時候,那時的華峰機械廠是多么的有名,現在幾乎成了沒人要的爛攤子。”
“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改革措施,成書面的文字,交到辦公室來。我們將會對你們這些報告做一個全面的,然后在你們這些人中間選一下合適的擔任重組之后的企業管理人。”
兩人邊走邊說,“現在的華峰也好,華云也好,光靠整改重組是不夠的,還得引進外資。貸款的話,我們想過了,壓力太大,企業負擔太重。除此之外,還是你說的那句話,關鍵還得看思想觀念。更重要的是,做為一個領導人,該如何帶著企業走出現在的困境在工人方面,肯定是勞力泛濫,那么這些工人將采取什么方式處理既然是改革,就要打破大鍋飯,能者多勞,能者多得。”
“所以在工人的錄用方面,也要有個具體的方案。還有,現在的華峰,已經不能再靠自力更生了,必須尋求合作。如果靠你們自己研究新產品投放市場,這個環節太慢,必須靠與其他企業合做,可以選擇給人家做配件,先養活工人,再慢慢尋求突破。現在的新產業很多,很多東西是可以借鑒的,汽車行業是一個很好的發展空間。”
張一凡說這些話的時候,柳得志就暗暗記下了。而且越聽越心驚,這些理論,這些想法,有很多是自己沒能想到的,自己只想到如何盤活企業,卻沒想到如何借勢。如果真的一味靠貸款,壓力真的太大,與別的企業合作,給他們做配件,倒是一條快捷方式的道理。
他聽著聽說,怎么就感覺到張一凡這次不是來暗訪,而且特意來指點自己似的。如果不是他提醒,自己根本不會去想那些方面的內容。
當初柳得志之所以想攬下企業,只是看到那些貪婪的人太多,不想企業重組之后,又落到他們手里,把貸款花完之后,再次面臨破產的邊緣。
到底還是縣領導,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柳得志在心里暗暗佩服起來。
兩人足足聊了近二個小時,開始是柳得志把自己的想法向張一凡做了匯報,然后又是張一凡把其中不足的地方給他點撥點撥了一通。
柳得志就如茅塞頓開一般,恍然大悟。張一凡臨走的時候不經意地提了句,“柳廠長以前是哪里人”
“柳水鎮就是您去過的那個柳水鎮。不過都搬出來十多年了。”
真的是柳水鎮人看來自己一點都沒找錯
張一凡又漫不經心地問起,“你家有幾兄妹”
“就我和我姐。”說到姐姐,柳得志就一臉黯然,“我姐孤零仃一個人,從小把曉軒拉扯大,她到現在一直沒有結婚。有時真為她不值,好在曉軒這孩子有出息,總算給她露面了。”
“你姐在哪方便見她嗎”張一凡越聽越覺得柳得志姐姐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不由提了這個小小的要求。
柳得志搖了搖頭,“這段時間她出去了。不在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