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要以多精湛的技藝,才能用細刀穿過鏤空的細小間隙,雕出中心飽滿鮮嫩的壽桃
如此精致半鏤空核雕,如果力度大了,會把外層的蝙蝠削斷,甚至把雕好的壽桃弄碎,力度小了又刻不出痕跡。只要錯一刀,整個作品前功盡棄。
而類似的作品,還有22個。
除了五福獻壽,還有指日高升、蓮生貴子、馬上封侯、桃藍、十二生肖等等。一個個巧奪天工、精美絕倫,都是難得一見的工藝品,也都是原身為了吳英祈上京之行,讓吳英祈用來給貴人們送禮而特意雕刻的。
盧瑥安攤開兩只手掌,低頭看了看。
為了在不費本錢的桃核上進行雕刻,他十根手指上都布滿了老繭,失手銼傷自己的刀痕縱橫交錯。
但這也不是沒有收獲的,失手的刀痕,沉淀了原身多年試錯的積累,桃核捏在手上,硬度一捏便知;盡管形狀每顆都不同,但腦中已有萬千底稿,因勢雕刻;大平刀、小平刀、圓刀、銼刀等等刀具該在什么時候用,心中都有章程。
這是原身給他饋贈吧。
自學生時期開始,被要求全文背誦的核舟記的精妙絕倫之處,一直被盧瑥安記在心中。他一直沒想過,竟然會有這等機緣,能得了一位核雕匠人的心得與經驗,讓他有機會把這門手藝傳承。
給蔡師父做壽的禮物有了,盧瑥安把這事放在一邊,在原身遺留下來的桃核中挑了一枚,在沙地上粗略畫了設計圖。有了原身的經驗和記憶,盧瑥安想要試著重現求學時為之驚嘆過的核舟作品。
平刀削去一邊,推磨船底;印刀削去多余部分,角刀畫槽,一根根卷卷的核絲被角刀推出,吹飛核屑,一艘小船的粗胚便做成了。望著粗胚,盧瑥安有些征愣,原身遺留下來的熟練技法給盧瑥安許多幫助。
在原身的記憶里,目前,核雕手藝就原身一人研究而已,并未發揚開去。
等他死后,休棄原身的夫君吳英祈才把原身留下核雕作品送給皇帝、大官、公侯等等。從前聞所未聞的核雕,因此被幾位老王爺賞識贊嘆,推廣開去,全國聞名。
想到這里,盧瑥安抿了抿唇。
原身的作品,豈能被休棄他的吳英祈當作力爭上游獻媚討好的禮物,給吳英祈鋪路
不過,在雕刻核雕的過程中,稍一分心,都容易前功盡棄,盧瑥安便漸漸變得平靜下來。一種奇妙的感覺涌上心頭,一艘微小精致的核舟,由表到里,一步步削去廢料,舟殼、舟艙、舟上之人于指間漸漸成型,像是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在指間誕生。
這種感覺太美好了,盧瑥安幾乎忘了時間。直到吳英祈下值回家的時候,吳老太太再三叫喚他去做飯,盧瑥安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他的處男作核舟,到廚房做飯去。
吳老太太皺眉催促道“怎么叫你十幾次都不應一聲今天阿祈的同窗好友來做客,是戶部尚書的兒子呢,你多做三個菜,做好吃點,做完端出來,知道不。”
盧瑥安應了,橫豎他也得做飯給自己吃,當然得對自己的胃好點。
在這個家里,也一向都是原身做飯的,熟練得很。沒一會兒,盧瑥安便做好了五菜一湯。因為吳家有男妻不上桌吃飯的慣例,便分了一部分菜給自己,盧瑥安一碟一碟把做好的菜端了出去。
也終于見到了他名義上的夫君,吳英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