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倒是吃得都暢快又熱鬧,一會兒史湘云起頭張羅開宴,一會兒又謝薛夫人家送來的螃蟹。因天氣也有些漸涼,這一頓螃蟹大宴過后老太太,王夫人等便就散了。臨走時囑咐眾女孩兒還有賈寶玉不可貪嘴多吃。
他們走了之后,沒了看管拘束,史湘云的這一詩社自然就要開起來,她只是把昨天和寶釵擬出的有關“菊”的十二題掛于亭柱之上。也不讓丫鬟們去收拾殘席,只把做詩用的一張小桌也在一邊擺了出來。
這條河水中養著各樣的錦鯉,原也就是為了觀賞之用,又常常有人在這投喂,所以這亭子附近全都是魚。寶釵隨手拿了一塊桂花糕,捻著往水中撒去,就引得一大群紅白相間的游魚過來爭食。
林黛玉正在拿著釣竿垂釣,說道“你把它們喂飽了,誰還來咬我的鉤”
寶釵說道“你怎么不說我將魚兒都引了過來,這才好上你的鉤呢”
玩了一會兒,自覺已經有詩的,就走到懸著那詩名的宣紙下面將對應的勾了,下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因為早就講好了,玩鬧歸玩鬧,不可因此泄露了閨閣女兒的名誨,所以每人都又取了一個雅號。眾人看到薛寶釵寫下的是“蘅蕪君”三個字。賈寶玉說道“妙極妙極,寶姐姐住在衡芷清芬的蘅蕪苑中,這應該叫蘅蕪君呢,只不過這個名字怎么有點眼熟,我好像在哪里見過。”
林黛玉笑道“你這記性趕上老頭子了,你不記得有一次,還在梨香院時,咱們在寶姐姐房里看到的那幅字畫上面的落款,不正是蘅蕪君這幾個字”
賈寶玉這才恍然大悟想起來“對呀,原來是在那兒不過這倒奇了,難道寶姐姐早知道自己會住蘅蕪院不成,早早的給自己起了這么一個雅號”
眾人一聽,也都覺得驚奇,原來這個雅號竟然是她早就用著的。
薛寶釵淡淡的說道“我并非能掐會算,不過是巧合而已。”
李紈說道“可見寶姑娘是個與眾不同的人,那么多的開的嬌艷的香花不喜歡,卻最中意這株香草。”
與黛玉湘云他們散了之后,寶釵本來要往蘅蕪院去,薛夫人的丫鬟同喜來截住她說道“姑娘,太太叫您家去一趟,家里來了人了。”
寶釵早就看見同喜,她來了半天,與紫娟她們在一處玩兒,想來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人,薛夫人才讓同喜等到寶釵他們散了方回稟這件事,于是寶釵就沒問是誰,直接往薛夫人那兒去。剛進院子,就聽見里面傳來劉姥姥的大嗓門“能去戰場上建功立業,大爺必是有大造化的,姨太太就等著享福當誥命吧”
寶釵知道他們這是又提起薛蟠了,薛夫人聽了必然是要掉一會兒眼淚的。寶釵進到屋中,果然看見這婦人在拿帕子拭眼淚,“母親又哭了,我看劉姥姥這話就是極有見識的,若是母親在家成日的牽腸掛肚,怕是在那也要分心,外邊的局勢瞬息萬變,可不像咱們在家里這么安逸,母親難道要讓哥哥分心不成。”
薛夫人一聽她這么說,忙試了眼淚,把一腔傷感又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