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巧兒沒找到寶釵,反倒與另一個小家伙嘻嘻笑著手牽手回來了。
王熙鳳一看“這不是在板兒嗎原來是劉姥姥在府上”
這時薛寶釵和劉姥姥也已經進得廳來,互相見過禮,劉姥姥更是樸實熱情得不得了,非要又給王熙鳳磕頭,又要給薛夫人磕頭,薛夫人忙讓拉住讓座,王熙鳳親自扶住她,說道“姑媽這里最不興這些虛禮的,知道你這份心意就成了,姥姥快坐吧,你怎么有空來,你來他們這兒干什么來了,可也要到我們府上去”
寶釵說道“鳳姐姐說話就像蹦豆子一樣,你一下扔出這么多問題,便是我都犯愁先回答哪一個,何況劉姥姥是上了年紀的人了。還是我告訴你吧,劉姥姥是我特地請來的,我有些莊子里的事不明白,所以想請教請教她老人家。”
王熙鳳說道“怪不得呢,我就說劉姥姥進一次城,怎么也會到我家去坐一坐,這次怎么就巴巴兒的只來你這兒了。”
劉姥姥笑道“二奶奶說的不錯,要不然這次從姨太太府上走了之后,也打算去給你老請安的。”
王熙鳳笑道“呦,這順路的人情我可不接,要是哪次知道劉姥姥是特地來看我,我才領情呢”
薛夫人笑道“還是鳳丫頭的這張嘴呀,誰都比不過她機靈對了,寶釵你找劉姥姥來干什么我竟然是也不知道的,大老遠的折騰她這副老骨頭,雖然還硬朗,到底是上了年紀的人,我記著劉姥姥比老太太還大三歲呢吧”
劉姥姥說道“都說是貴人多忘事,可見是不真的,姨太太卻連我這老婆子的年齡這小事都記得,老婆子是比老太太年長了幾歲,今年正好八十三了。”
薛夫人與王熙鳳又感嘆了一番劉姥姥的長壽硬朗。
劉姥姥說道“別看我年紀這么大了,還照樣下地干活呢,我一天半天出的活計,不比年輕的時候差多少。”
薛夫人說道“那可使不得的,您老這個年紀也該享享清福了。”
劉姥姥說道“托姨太太,奶奶和姑娘的鴻福,我家現在不只是當初的那幾畝沒什么玩意的薄田了,也買了幾畝肥田,還蓋上了磚房。不過我向來是閑不住的,若是讓我在家里炕上躺著,反到骨頭要呆酥了,下地去干點活,出去走走反倒舒暢。這不,這次姑娘問我莊家地上的事兒,老婆子也才答得出來,不然還得回家問鄰居去。”
王熙鳳奇怪的打量寶釵“咱們寶姑娘越來越接地氣了,怎么京城里那些賺錢的鋪子還不夠你折騰的又去打聽人家莊家地上的事兒做什么”
寶釵說道“這兩者倒是無關,你也知道,薛家也有幾個莊子,但是每年的產出如何,全靠莊頭年前送上來的收成,多少就是多少了。這些年來,我們只知道收租,對這其中旱澇晴雨會有怎樣的收成全不知情,也不知道那些租了我們莊中地去種的佃戶們過得如何,我在家中琢磨莊子上的事兒,便想起劉姥姥,這些事兒她知道的最多,便派人接了她來,順便讓她和他們家的小孫子在城里悠閑待上幾天。”
劉姥姥對王熙鳳說道“奶奶不知道,姑娘問的那才叫仔細呢還說,還說要請了大夫給莊里的佃戶們免費看病吃藥七十歲往上的老人還要每月發些糧米我種了一輩子的地,做夢也沒碰見過這樣的好東家,若不是姨太太家的莊子在金陵,要是就在咱們京城附近,我們就舉家都要搬遷過去,給她家做佃戶呢”
太和殿
宮中文武百官早朝的時候,皇帝大發雷霆,全都是因為六百里加急的平南軍中上來的一個折子。
雍正氣憤的說道“朕一重用漢臣,你們就說我不給滿人老臣機會,是朕沒給嗎朕派了兩萬兵馬讓南安郡王帶著去平南面那五六千人的叛亂就算是不會帶兵打仗的人,也知道什么是以多勝少吧就算是贏不了,總不至于輸得太丟人可是現在結果怎么樣幾個月過去了,一封捷報都沒有,現在反而跟我說,南安郡王讓人家給俘虜了主帥讓叛軍給俘虜了這仗打成這樣,簡直是荒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