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已經接到云南平西王的上奏,對于皇上的召見他稱病未來,說讓平南王世子吳應熊代替自己,可以全權處理云貴事宜。
因為皇上沒有馬上召見,三個藩王這兩天在京城中也沒閑著,先由各大臣設宴招待,當然他們都是用著自己私人的名義,例如索額圖,康親王等都特地邀請上幾位重臣然后設宴為三藩接風洗塵。
當然,幾個藩王送到各個大臣府上的禮品和財物也如流水一般。他們平日里就沒少派人來送錢,現在親自到京了,怎么會放過這種親自打點京官的機會。
等康熙一恢復了自己的身體,馬上接待了三藩。吳三桂是三藩之首,也是擁兵最多,實力最強的藩王,所以既然他沒有親自來到京城,康熙撤藩的心思就要先放一放了。
此次集中召見,也是康熙對三藩的一種試探。現在人都沒到,還怎么玩杯酒釋兵權的把戲
康熙在心中不由得罵吳三桂是個老狐貍。如此一來他在二王一世子面前不但不能說撤藩,還要盡量表現出對三藩的滿意贊賞,以及國家十分倚重他們,讓他們安心做那獨霸一方的藩王。
正式接待過后,康熙也下旨,讓幾位遠道而來的王爺可以在京城多停留一段時間,欣賞一下京城周邊的景色,再啟程回去。
清朝所有王爺的出京進京,都是受到朝廷嚴格要求的,若是沒有這道旨意,恐怕他們就要匆匆趕回去,那樣未免顯得太不近人情了。
如此倒是正和了幾位藩王的心意,可以有充足的時間繼續接觸朝中大臣們,對他們釋放善意,在皇上面前多說好話,以鞏固三藩的地位不受動搖。
在一次宴席過后,韋小寶發現了一個秘密,匆匆的進宮向康熙稟報。
韋小寶說道“奴才發現吳應熊世子他們一行人有些古怪,那個世子竟然對一個老親兵格外恭敬。”
康熙感興趣的問“什么老親兵,你說清楚,他長什么樣子”
于是韋小寶將那天的經過都交代清楚,“那老親兵整天戴著頂帽子,奴才出盡法寶,才看到他長什么樣,有五十多歲,須長三寸,長的粗眉闊鼻,眼神很銳利,對了,他下巴上還長顆痣呢。”
康熙吃了一驚“那顆痣是不是長在下巴中間的位置”
韋小寶恭維道“皇上真是神了,您看都沒有看到,竟說得一點兒不錯,就是長在下巴中間,我那天恰巧還看到世子吳應熊走在轎子外面,而那個老親兵就坐轎子里頭,您說奇怪不奇怪”
康熙驚道“大事不妙呀,那是吳三桂他喬裝進京了”
康熙在地上走了兩圈,罵道“這個老狐貍,朕招見于他,他就百般推脫。現在又喬裝打扮,裝成一個隨從進京,讓誰都不去注意到,一定是另有圖謀,他好深的心機”
韋小寶“那要怎么辦我們要不要把他揪出來”
康熙說“當然不能,吳三桂沒有進京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朕不能現在和他撕破臉,戳穿他這個謊言,只能假裝不知道。”撤番的話還需要循序漸進,若是記得他們起兵造反,朝廷糧餉都湊不齊。
韋小寶躍躍欲試道“要是這樣的話,奴才再去打探打探,看看他們到底有什么圖謀,吳三桂那個老烏龜,我也早就聽說過他,他可不是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