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不得不為建寧日后的婚事發愁,他不由得想到了與周培公的對話。周培公倒是他的心腹愛將,康熙也很看好他的才華。唯一一點可惜的就是周培公是個漢人,滿漢不能通婚,這是祖宗規矩,雖然康熙不怕打破祖宗規矩,但是就怕太皇太后那里不好松口。所以,這件事兒康熙打算徐徐圖之,再試探試探建寧的口風再說。
這天建寧出了帳篷,沒走多遠就遇見周培公同樣騎在馬上,見到她便驅馬過來,“見過公主殿下。”
建寧打量他道“不必多禮,周大人這是打算去打獵嗎”不怪乎她有此一問,周培公竟背著弓箭和箭袋,這可是她從來沒有見過的形象,她可沒忘了那您剛出征之時,單單只是騎馬趕路而已,周培公就把自己磨得重傷。
周培公赧然道“讓你見笑了,我是有此打算,只是想試試,還不知道結果如何。”
建寧說道“是嗎,之前一直沒見過周大人動刀動槍,我還以為你討厭這些。”
周培公連忙解釋“并非討厭,只是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個文弱書生,在軍營那種到處都是強人的地方哪敢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但是我發現像我這樣也不好,所以打算去練習練習射箭不知道周某可否與公主同行”
建寧好心情的說道“一起,我還能教你。”
周培公眼前一亮“有勞了。”他立刻跟上,湊過去說話。
大格格從轉角處走出來,若有所思的看著兩人的背影,本來她是打算來找建寧拉近關系的。建寧立下大功回京時大格格已經出嫁,若是早知道她這么有本事會在前朝建立功勛,大格格之前也不會與她交惡了。
自從嫁出來之后,大格格才愈加明白自己與京城中實權人物交好的重要性,否則只能被遺忘忽視,被邊緣化,額駙一家也不會重視她。大格格想了想,轉身往太皇太后的帳篷去了。
太皇太后也挺想念這個遠嫁出去的孫女,畢竟從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長大,以太皇太后的年紀正是見一面少一面,所以這次到了盛京之后,時常招大格格過來相陪。
大格格說著說著,將話題引到了滿漢之分上,“老祖宗,我還記得咱們宮中有一塊牌子是您親手立的,漢女不得入宮。”
太皇太后說道“沒錯,祖宗家法早有言明,滿漢不能通婚,皇上這一點倒是一向做得很好,后宮中從未有漢女,你怎么忽然說起這個”
大格格說道“皇上向來聽您的話,自然會守著這個規矩,不過有些人向來特立獨行,說不定要讓老祖宗失望了。”
太皇太后奇怪問道“你是說誰讓我失望了”
大格格看了看四周站滿了宮女,于是她悄悄在太皇太后耳邊耳語了幾句。
一旁侍候的蘇麻拉姑只覺得太皇太后的臉色慢慢變得凝重起來。蘇麻拉姑心中不由忐忑,大格格一向不是個以和為貴的人,很愛從中挑撥是非,不知道她這次又向太皇太后說誰的壞話。
把周培公從軍中召回京之后,康熙不但沒有像眾臣以為的那樣怕他功高蓋主把他發配到邊遠地區雪藏起來,而是讓他進入內閣。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十分欣賞周培公的才華與人品,另外一個則是因為明珠和索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