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中康熙最倚重的人就是他們兩人,康熙卻發現最近二人的分歧越來越大,而且雙方都有一批擁簇,很有些水火不容的意思。康熙最不愿意見到的就是自己人內亂,那是一個王朝由內到外滅亡的根本。
索額圖和明珠又是康熙的左膀右臂,一個是國丈,一個是國舅,分別是大阿哥和太子的至親,與康熙都是姻親,康熙在國事上離不開他們。所以急需聽命于自己的第三方勢力進入內閣來緩解當前局勢。
周培公身后沒有任何一個大家族支持,下馬能治國上馬能為將,又拒絕了那么多大臣以婚姻為紐帶拋出的橄欖枝,在康熙看來他這樣一個孤臣,是最好的人選。
到了晚上用餐的時候,康熙對建寧說道“聽說今天你一直和周培公在一起”
建寧說道“是啊,我教他如何射箭。他們那些文人只知道讀圣賢書,卻不知道要鍛煉自己的身體。怪不得每次貢院開考有很多人都是橫著出來的,體力太差了我八歲就能拉開的弓,他花了一天的時間總算是有點模樣了。”
康熙有些好笑,“咱們受到的教育不同,自從一入學就有騎射課,更別說你在這方面又特別優秀。”
康熙仿若不經意地問道“你覺得他這個人怎么樣”
建寧心中有些奇怪人都已經入了內閣了,皇上對周培公明顯十分看重,現在才想起來問人怎么樣,會不會有點晚了她還是說道“治世安邦之才是毋庸置疑,只不過他可不是個老好人,敢于針砭時弊,有才也有刺。這樣雖然容易得罪人,但是皇帝哥哥需要的正是這樣敢于對你說實話的人才,而且,活得自在比什么都重要。”
康熙想起周培公曾說過“要順著自己心意,不在乎別人眼光”的話,發現這兩人的觀念竟然出奇的合拍。
康熙沉吟著說道“建寧,你也大了,自從葛爾丹求親不成之后,你的親事已經公開被提及。相信一回京眾王公命婦的目光就會聚集在你身上,想打你主意的人肯定不在少數,是時候開始議親了。”
建寧早知道會有這么一天,倒不是十分意外,但是自覺沒有碰到喜歡的人,這個世界上若是說她對誰的感情最深,那自然要非康熙莫屬了。這是她一直守護的人。康熙覺得自己把建寧從小帶大,在建寧的角度看,何嘗不是她帶大了他,親看見證他一步一步成長為一個英明的小皇帝。
建寧清楚的知道兩人之間是密不可分的親情,又有一個換身的秘密,不用去相互戒備懷疑,至少這個世界上建寧最信任的人就是康熙,即便是后來有人能收獲她的愛情,也越不過他去。
建寧說道“我沒有特別喜歡的人,就由皇帝哥哥做主。”
康熙松了口氣,說道“我這里倒是有一個人選。”
建寧想了想就明白了,今天皇上一直在跟她談的是周培公,“看來皇帝哥哥屬意的人是周培公”
康熙點點頭,也不吝于將自己扶植周培公以便控制索明雙方之爭的想法都告知于她,“你若是覺得能接受他的話,朕回去就給你們指婚。”
建寧沉吟道“你給我點時間,我考慮一下。”
康熙說道“好,你慢慢考慮,這件事本來也不急于一時。”雖然皇室一向是政治婚姻,但關系到她的終身大事,康熙自然希望建寧能過得幸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