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忙用手指道“皇阿瑪,二哥在那邊。”
康熙等人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康熙險些要笑出來。
靠北最角落的一個桌上,皇太子單膝半跪在椅上,用小手撕著胙肉,淋淋漓漓一個勁往一個人碗里放。原來,康熙進來,二百余人全都停了筷了,惟獨這人正襟危坐,坦然進食,而且這人還有些面熟,皇阿瑪帶他出宮的時候太子曾經見過,所以便引來了皇太子。
康熙忙快步過去,喝止了太子“不要惡作劇,難道諳達沒教過你”
不用明珠提醒,康熙也認出他來,此人是湯斌,早在順治九年就重新應試清朝科舉中了進士,出任陜西潼關道員,為了不擾地方百姓,他買了三頭騾,主仆各坐一頭,另一頭馱著兩副破舊被褥,一個竹書箱就那么赴任的。康熙三年時,湯斌的父親過世,他丁憂回家守孝再未復出。
這次康熙開設博學鴻儒科,他也是主動應試的一個,所以當地官員除了派人護送他來京師之外,沒做多余的事情,不像是其他被硬壓來的限制人身自由,于是便與微服出行的康熙結識了。而且互相欣賞,湯斌也萬萬沒想到這個與他談文論史的龍公子竟然是當今皇上,而且帶著的小孩就是太子。
湯斌離席侍立,含笑說道“此乃儲君愛我。君有賜,臣不敢辭。”
康熙上下打量著湯斌,說道“最近的氣色還不錯,想是暈船后遺癥已經好了。朕早就想問你,你在江南做官時是因為獄中跑了犯人罷官的”
“是”湯斌答道“臣奉職無狀,逃犯并非因收管不嚴,乃是臣故縱出獄。”
康熙好奇道“此話怎講”
湯斌答道“回主上,那人并無大罪,乃是因為欠了田租,被地主控告。他家中上有八旬盲母,下有襁褓中幼童,拘一人而亡三人,天理難容。臣本著皇上以慈孝治天下,以仁政致王道的訓誨,斗膽放肆了”
康熙聽了不禁默然,國法與情理不合,這類案子豈止一件但湯斌甘冒丟烏紗帽的也要行使他心中的正義,這便難能可貴了。想著,心中不由一動,假如把太子交這樣人輔導,還怕教不出仁孝之君熊賜履雖好,只是太忙,難得啊
思索良久,康熙爽朗地一笑,說道“若論這事,你也太孟浪了些,就想不出兩全其美的法子了聽說你罷官的時候,城中罷市三日,百姓為你籌銀相送淚灑當場。可見你是個清廉之人,國家需要你這樣品德的人,可是偶爾你也要知道變通一下呀,你好自為之”
說罷,便帶了皇太子和兩個阿哥,對眾儒士微笑點頭致意,徐步出了體仁閣。
讓人將阿哥們送回上書房,康熙這才到了保和殿,讓把彭學仁叫過來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