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哪里還能再吃,一個個慌亂得心頭通通直跳。
在場的,是有和康熙見過面的,左邊的第五桌康熙瞧見了宣城派詞壇座主施愚山,便繞過來笑道“久違了,施老先生上回見你是在瑞泠園舊亭子上,當時有胡權、左敬騰,吳三桂的大兒子吳應熊,還有誰來著”康熙輕輕拍了拍前額,“對了,王士禎。如今他已是刑部尚書了。”
施愚山萬不料康熙會單獨和自己說話,手忙腳亂地立起身來,紅著臉道“主上那次還是微服。一晃就是六年,瞧著萬歲似乎清減了些,不過氣色好多了”
康熙笑道“哈,朕年輕嘛,到底比你強你是個窮官兒,分守清江道,撤差時把別人送的馬車都給賣了,記得你當日說起過山東的蒲松齡,很有才氣,現在他怎么樣”
康熙年少時就沒少微服出巡,那時候讓魏東亭陪著四處溜達,在京城里文人雅士的聚會之地也是常客。
康熙如此好記性,施愚山心下暗暗佩服,忙又笑道“他倒常來信的,昨日還接到他一篇文章。此人時運不濟,至今尚未中舉。”
“哦,是詩嗎”康熙不禁笑道“可帶著”
施愚山怔了一下,忙從靴子里抽出一封信,雙手捧過去。
康熙接過笑道“你隨身帶著,必是好的了,朕帶下去看。”
剛巧隔壁就坐著王夫之,康熙雖然未見過此人,但是也算是久聞其名了,走到他跟前,王夫之連忙起身施禮,康熙說道“是王大家,朕已久仰,熊賜履評論你是學無所不窺,于六經皆有說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氣,圣賢學脈,僅此一線。”
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尚書引義、永歷實錄、春秋世論等書。可惜曾經一直致力于反清復明,后來敬太妃不知如何被選中入宮之后,王夫之雖然不明目張膽的反清了,但仍然不肯在朝為官,寧愿歸隱船山,著書立說,而且與這個宮里的嫡親姊妹幾乎斷了往來。
以至于建寧之前一直以為王氏是個沒有家人的孤女,直到此次見到王夫之的履歷才和王氏對上了號。
王夫之連忙說道“蒙圣上抬愛,熊大人也因愛才之心言過其辭,王某不過是一病叟,于國于家無用,只會發些文人感慨罷了。”
其實王夫之是真跟王氏斷了往來,根本不知道她在宮里到底是死了是活著。直到平三藩時,清廷唯一的女將建寧公主名揚天下,有人說起這位公主的出身,王夫之才發現竟是其妹的女兒,而敬太妃在宮里如同透明人一樣的存在,如果沒有建寧的揚名,王夫之或許一輩子也不知道王氏到底如何了。
康熙打算招來太子讓他見見,畢竟是建寧養大的,可是發現太子不在身邊,胤禵和胤祉本來假裝若無其事地還在替太子遮掩,可惜皇阿瑪已經發現他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