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笑道“這有何難,你們告訴姑母都喜歡吃什么菜,以后有空我就會下廚,毓慶宮也會將你們喜愛的東西常備下來。”
胤禵和胤祉小小地歡呼一聲,建寧收集了他們的口味偏好后,說道“你們先去溫習功課,完成師傅留的作業吧,都準備好之后,我再讓宮女來叫你們,歡迎你們以后常來做客。”
知道晚上有好吃的,連完成作業都變成了一件不太討厭的事。自那之后,幾個小阿哥常常便跑到毓慶宮來報道。常來毓慶宮,就能碰見康熙。康熙也很愿意見到他們兄弟和睦的場景,有時會給他們講父皇自己幼年時與他們的叔伯福全,常寧,杰書等人的相處,以及他們現在仍然是兄友弟恭君臣的君臣佳話。
后宮里的幾個有兒子的娘娘看到這種情況開始時還有些擔心,畢竟宮里不比外面平常人家,做什么都得多留幾個心眼,更何況是皇阿哥們,更是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呢后來發現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在毓慶宮中不比別的宮里,不涉及到后宮中的爭風吃醋。建寧這個做姑姑的,自然對他們一視同仁。而且阿哥還能時常見到皇上。如此一來娘娘們也就不拘著他們,可以隨意去。這樣一來,阿哥們從小玩到大,又是親兄弟,感情自然比較好。
惠妃之前還會在大阿哥耳邊耳提面命,叫他別對太子真心,要自己留些心眼,要時常借機會親近皇上。大阿哥正是是非分明的中二時期,常常覺得自己額娘這種兩面三刀的做法太過壞人,對她陽奉陰違,或者是直接加以反駁。惠妃見他是徹底中了太子的毒,也不敢在他面前說的太過分,怕這個耿直的傻兒子哪天在皇上面前說漏了嘴,敗壞了她的形象。
時光如水,日子就這么滴滴嗒嗒的流逝而去,轉眼又過了兩年。
這一日早朝,索額圖提出奏請“太子與阿哥們雖是骨肉,但是年齡漸長也該有君臣之別,臣請皇上給太子的服飾增制,用以區分太子和諸皇子的不同。”
繼索額圖之后,有好幾個大臣紛紛附言。
明珠雖然想跳出來阻止,但是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讓皇上看出端倪,太子的名分是早就定下的,索額圖說的也沒錯,太子確實與阿哥們有君臣之分,明珠若是當真跳出來反對的話,皇上又會怎么想豈不是暴露了他不想以太子為尊的心思。其他大臣們也是一樣的想法,所以索額圖對這個提議根本就不會有人反對,但是除了他的自己人也不會有人上前附和。
明珠已經明白,索額圖肯定是算準了他的顧忌,所以才敢這樣在早朝時分明目張膽的提出來。
明珠只能暗中憋著氣,暗恨索老三這才消停多久又出來搞事情而且開口閉口的太子與別的皇子不同,不僅是給自己臉上貼金,同時也是在暗中打擊他明珠。
康熙聽了索額圖的奏請,道“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還是先說說緊急的事情,這件事稍后再議。”
索額圖見康熙這看不出喜怒的態度,也不敢再堅持,于是話題轉到這兩年靳輔德治河成效上來。
果然靳輔很有治河的才能,連所修筑的堤壩都格外堅固結實。兩年過去了,一期加固修窄堤壩的工程也完成了很大一部分,所重修的部分很少有決口之處,雖然別處仍然會受到黃河水患泛濫的威脅,但是只這一部分就已經讓人看得出來,等到全部竣工之后,河堤將是前所未有的固若金湯。
一大臣奏道“最高興的莫過于兩岸的百姓們,他們紛紛加入河工的應召當中去,希望早一天竣工,早一天讓自己的家鄉免受水患之苦。連河督經常遇到的工人不夠的問題都給解決了,修堤的效率如何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