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經濟專家給出的解決辦法,就是印制糧票跟菜票,大家憑票吃飯。這也不是什么創新之舉,很多老人都經歷過那個年代。
辦法雖然老,效果卻是好的。
這就行了。
電,燃氣,跟著就是水了。
沒了電,自來水廠也就無法運作,就算有水源,那也沒辦法將水送進千家萬戶,等于是報廢了。
這個到簡單,在城里打井就行。
唯一不好的是,經過這么些年的工業建設,城市周邊地下水遭到嚴重污染,打出來的井水味道實在不怎么樣。
只能將就了。
好在現在工廠全都關閉了,以地球的凈化能力,不出幾年,大家就又能喝到干凈的地下水了。
也不知該不該慶幸。
由自來水消失,還帶來一個略顯尷尬的問題,那就是沖馬桶。
住在五層及以下的住戶還好,因為不存在加壓的問題,可以從提井水人工沖馬桶,住在高層的就麻煩了。
臭氣熏天啊有沒有。
沒奈何,基地只能在每個小區建公共廁所了。
哦,還有公共澡堂,那也是必不可少的設施,否則洗澡都是問題。
水、電、燃氣、通信是構成現代化社會的基石,現在全沒了,整個社會體系一下就崩塌,幸存者勢必要經歷社會轉型的陣痛。
好在這些本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現代文明在整個人類文明歷史長河中的占比其實很小,大家還有歷史經驗可以借鑒。
不至于像無頭蒼蠅。
…………
除了水電燃氣等基礎問題,糧食搜集也傳來壞消息。
經過一個月的瘋狂掃蕩,洪城周邊的糧食已經被基地一掃而空,再往外走,就要跟各個幸存者營地交鋒了。
荒野,從來就不是無主之地。
洪城周邊是因為之前尸潮的存在,逼著幸存者逃離,可現在負責掃蕩的蠻牛兵團已經打到邊界了。
能停下來嗎?
如果沒有核冬天,那么陳留并不想跟幸存者起沖突。
連番災難之下,人類幸存者數量已經降低到一個非常危險的數字了,陳留不愿徒增殺戮,斷了人類的薪火。
可一旦核冬天真的到來,基地現在這點糧食根本就不夠。
洪城周圍的糧食,被潦城基地搜刮了一遍,跟著又被洪城幸存者搜刮了一道,各地幸存者離開前又刮了一遍,本就剩下不多。
不搜糧,就要死。
在生存面前,誰還能顧及人類命運呢?
先管好自個兒再說吧。
因此,陳留沒怎么考慮,就給蠻牛兵團下令,在盡可能不跟幸存者起沖突的情況下,繼續往外搜集糧食。
搜糧行動要一直進行下去。
“那,如果幸存者不讓怎么辦?”蠻牛兵團兵團長梁威問。
陳留給出八字方針:“以勢壓之,以力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