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好像陳留也沒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就將影響力滲透到基地各個角落,得到大家的真正認可。
這種天賦讓包公都贊嘆不已,有時也會點撥陳留一下,傳授他的官場哲學,讓陳留受益匪淺,處理事情來更加的游刃有余。
此正謂: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
…………
時間悄然進入十一月。
陳留站在窗前,望著灰蒙蒙的天空,眉頭緊鎖。
研究院的專家已經斷定,空中飄來的粉塵顆粒正是核爆炸的產物,從顆粒濃度判斷,爆炸次數還不少。
核冬天的話題,第一次出現在洪城。
據專家講,所謂的核冬天理論只是一個模型假設,就算是在學術界也有不同的結論,有是說幾個月就會消失,有的斷定在一年之內。
最長的,則是十年之久。
不管哪一種,對基地都是壞消息。
百廢待興的洪城正在開足馬力,大搞建設,城墻工程已經完成爆破拆除以及地基工程,正在進行地上的主體施工,前景一片光明。
此時如果核冬天降臨,那么一切都將蒙上一層陰影。
可越來越冷的天氣,正在佐證著核冬天理論。這才農歷十月初,身處南方的江川竟然已經是寒風蕭瑟,一副提前入冬的跡象,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一時間,厚衣服竟然成了緊俏物資。
這幾天,壞消息是一個接一個。
先是位于梅山鎮的新城電廠因為維護不當,以及缺少發電用的煤,停止運轉,基地提前進入無電時代。
辦公用的電腦,醫療器械,以及研究院的設備,通通變成廢品。
沒奈何,只能用柴油發電機緊急供電。
針對這一停電事故,陳留指示臨管會各機構以身作則,逐步轉入有紙化辦公,減少對電腦的依賴。
在電腦誕生之前,大家不也是這么過來的嘛。
同時,陳留傳令城衛兵團,在天黑之前進行宵禁,嚴禁閑雜人等在外面游蕩,以期最大限度地維護基地治安。
情況明擺著,基地現在既無力重啟新城電廠,更無力建設新電廠,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基地一名核專家覺醒了腦域異能。
陳留期望著這位專家能有所突破,在基地建一座微型核電站。
這已經是唯一的出路了。
除了電,瓶裝液化氣也即將枯竭,身處南方的江川不像北方,還能在農村找到煤球,整個基地都只能用柴火做飯了。
柴火,幾乎成了唯一的選擇。
內政部物資司已經組織了一支上萬人的砍柴隊伍,上山砍柴去了,反正現在樹木瘋長,砍伐樹木當柴火,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就是將整座山都砍光了,也沒人去管。
砍柴不僅是為了做飯,也是為了燒炭,以應對越來越寒冷的氣候。沒有暖氣,沒有空調,沒有小太陽,普通人那只能靠炭火取暖了。
不提前備著,是要死人的。
與之配套的,則是在基地建設一座座公共食堂。
讓每家每戶在家里用柴火做飯是不現實的,光是廚房改造就是一個超級工程,根本就不現實。
公共食堂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既方便了大家,又節約資源。
而要讓公共食堂運作起來,又涉及到貨幣交換問題,總不能讓大家免費吃吧,那不僅不公平,還容易造成食物浪費。
人的劣根性,是必須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