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眼中,這就是基地生存下去的希望,是躲避災難的唯一希望,因此才剛設計完,就被提前命名為希望號。
可惜,直到災難結束,希望號都還沒造好。
主持飛船建造的,正是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梅夏,也就是陳兮口中的梅姨。三十年過去,這位解決晶石能量轉化的年輕科學家,容顏依舊。
只是,更冷了。
陳留不知道梅夏是怎么修煉的,又到了什么水準,只是一年比一年冷淡,整個人就像一臺機器一樣精密運作著。
簡直就是一個工作狂。
三十年科研,梅夏的成就也足以讓其他科學家汗顏。
她幾乎是一個全才。
除了一開始的能量領域,后來又涉足李教授擅長的生物藥劑領域,跟著又是人工智能、機械、戰機、武器設計等各種領域。
希望號飛船的主體設計,包括幻影戰機,幾乎由梅夏一人操刀完成,這在末世之前,是根本不可想象之事。
可梅夏做到了。
在科學領域,梅夏幾乎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梅姨,看,我把爹爹帶來了。”陳兮小跑上前,一把挽住梅夏胳膊,很是親昵。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是母女呢。
梅夏臉上的冰山也融化了一絲。
整個部落只有陳兮能跟梅夏親近,享受這樣的待遇。就是面對陳留這位族長,梅夏也是淡淡的。
陳留上下打量了一眼希望號,神情復雜地說道:“終于完工了嗎?”
“再調試一個月,就差不多了。”
陳留點頭:“那好,這個月我就不上去了。”
雖然大巨變已經結束,可洪城已經不適合梅山部落發展了,到不是說這里地理位置不好,而是缺乏礦產資源。
早在二十五年前,地上基地還沒變成廢墟時,基地的工業就停了一大半。原因很簡單,沒有石油跟礦石。
沒有石油原料,煉油廠就等同廢鐵。
沒有鐵、銅等各類礦石,鋼鐵廠也是等同擺設。
基地所謂的工業體系,不過是建在沙丘上的城堡,一個大浪就會被沖垮。原本按照基地規劃,這些問題是能解決的。
江川境內就有石油跟礦石,總有辦法弄到手。
可大巨變突然到來,讓基地發展一下陷入停滯,甚至倒退。
時至今日,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三十年過去,強大的江川軍飛灰湮滅,人口銳減至不足五千人,已經支撐不起行省級戰略了。
與其龜縮在洪城,不如跳出洪城,直接找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地方重新落腳,重新開始。
有希望號在,遠足并不存在什么技術上的難題,別說是江川省境內了,就是整個華夏,都大可去得。
雖然這華夏,早已不是那華夏。
只是故土難離,又不知道外面到底變成什么樣子了,陳留還是決定,暫時留在江川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