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紹了,新伊甸河系的恒星總數超過一萬億顆,其中玩家可以活動的恒星系總數超過一億個。
數量如此龐大的恒星系,必然要對它們進行分區,否則沒有人能弄清楚。
在《星辰》中,對新伊甸河系,首先有一個象限的概念。
以河系中央黑洞為中心,切互相垂直的三個平面,將整個新伊甸河系劃分成八個象限。
這8個象限,依次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八象限。
在《星辰》游戲里打開河系星圖,在立體圖上用8種不同的顏色,區分8個象限。
象限的作用是方便玩家快速定位某個星域的大致位置。
接下來是星域,新伊甸河系被劃分為1008個星域,每個星域有唯一的名字。
每個星域中包含數量驚人的恒星系,這里的恒星系指的是玩家可以活動的恒星系。
一億個恒星系,1008個星域,每個星域的恒星系還是太多。因此,在星域之下,又有一個星座的概念。
整個新伊甸河系的星座數量,大約是100萬,平均一個星域是1000個左右星座。
新伊甸河系、星域、星座、恒星系,如此形成了完整的四級結構。
到這里,《星辰》的游戲地圖構成,基本介紹完了。
接下來介紹另一個重要知識,NPC勢力。
龐大的新伊甸河系,1008個星域,大概一半的星域被NPC勢力占據,在游戲里占據地盤用的是一個專業術語“主權”。
1008個星域,其中一半星域在開服時就有主權勢力,這些勢力是NPC勢力。
NPC勢力占據的主權星域,除非是游戲版本變更,否則不會發生改變。
剩下的一半星域,則是無主權狀態。未來玩家們通過戰爭,爭奪無主權星域里恒星系的主權。
這類玩家主權的恒星系,玩家們可以搶來搶去。誰搶到是誰的,搶到了守不住又會成為別人的主權。
有一半游戲地圖是可供玩家爭奪的戰爭地圖,這正是《星辰》這款網游的最大魅力。
在這一半地圖,沒有任何法律。玩家可以隨意擊毀別人的飛船,而不會遭受任何系統懲罰。
王暢沒有在基礎培訓的教程里,介紹如何PvP,現在還不著急培訓這個。
在教程里,王暢著重介紹的是NPC勢力。
最重要的NPC勢力,是6個NPC國家。玩家建立游戲ID時,必須從六個NPC國家里面選一個。
6大NPC國家,分別是:
阿瓦隆神國,英文名“Avalon,theKingdomofGod”。玩家一般把這個國家簡稱為A族,原因是該國的英文國名是A開頭的。
波尼塔聯盟,英文名“BonitaUnion”,簡稱B族。
凱撒帝國,英文名“CaesarEmpire”,簡稱C族。
蓋倫共和國,英文名“GalenRepublic”,簡稱G族。
商業聯邦,英文名“MerchantFederation”,簡稱M族。
特蕾莎女王國,英文名“TeresaQueendom”,簡稱T族。
6大NPC國家,或者6族,是《星辰》里非常重要的概念。
《星辰》是宇宙戰爭主題,而宇宙戰爭的載體是飛船。之所以說6族很重要,原因是絕大多數飛船都出自6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