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苦笑著搖了搖頭。
“如是盛世,自然一步一步徐徐圖之。”
“可如今身逢亂世,自然不能用常理度之”
“如今的局面荀公也是省得的,這趟南下有些事本殿不得不做,所以死局已定,要想破局只能以國力碾壓,有荀公坐鎮尚書省處理內政,本殿相信乾境的發展不弱于齊境。”
“本殿還請荀公出仕”
說得口干舌燥自然是為了如今這最后一句話,少年郎望著那中年文士躬身一禮。
“殿下”
荀彧扶起徐閑欲言又止。
“殿下如此信得過老夫”
“白將軍,趙將軍皆是尚未及冠之人,尚能統帥左右邊軍,荀公為王佐之才如何不能為尚書令整頓內政居中持重”
少年郎輕笑道。
“百指揮使安排一隊碟子暗中護送荀公回乾境,此外遷居和入仕一事,你傳信于上京,父皇那邊自然會同意的。”
“荀公,切勿多言”
“本殿還要去一趟永安城,便不再過多寒暄,這車書籍還勞煩荀公保管,想來處理內政時也能借鑒些許。”
“回了上京,本殿自當宴請荀公再敘”
話音落下少年郎抬腳往驛站處走去甚至都沒有給荀彧再度開口的機會。
“這”
荀彧望著消失在街角那個一身蟒袍的少年郎苦笑著搖了搖頭。
“荀公,諒解”
“殿下也是求賢若渴,法子急切了些。”
余在后邊的百曉生也是苦笑不已,講到底尚書令是何等重要的位置,僅僅一面之緣便輕易訂下看起來實在太過兒戲了些,不過細細想來殿下此類舉動數不勝數便是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似乎冥冥之中殿下能看清每個人的軌跡。
“怪哉,怪哉”
“荀公,隨我來,剩下的事情容我安排一番。”
“荀公,上京在敘”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低聲念叨著,其實這趟指定荀彧而不是其他擅長內政之人,除了他原本的能力外,還有一理便是荀彧有識人之明,如今的大乾朝堂有秦清堂撐著只是保持著一個大致穩固的框架,就好比一間空蕩蕩的房子,還需要往里邊填塞許多東西,這方面荀彧能極大的幫助,要知道系統給出的背景和前世無異,他在此方世界依舊有自己的人脈。
自己也滿心期待大乾國富民安之日,
擁兵百萬之時,
其實在自己腦海中還有一個人,
在那個時候才是他登場的時候,
冷兵器時代能夠指揮百萬軍團作戰之人
縱觀整個世界數千載風流人物,
也只有一個,
他被奉為“兵家之仙”
同樣是戰國,
他領近百萬大軍從容不迫云淡風輕,
數百年之后,
那島國還有,
無數村霸還在為巴掌大塊地盤打出了腦漿子。
臨安城外,
三輛馬車在厚重的雨簾中漸漸模糊,
只余下幾道深深的車轍往北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