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皇欲言又止。
“陛下,安心。”
“外臣,省得。”
少年郎輕聲回答道,講到底自己如今也已經是一品之境,古往今來天底下最年輕的一品劍仙,很多事情常人看來是無稽之談,可在自己劍下,未必沒有一試之力。
“如此朕便不再多言。”
“聽聞陛下精通音律,外臣不才,今來此多出慷慨悲歌的燕地心有所感,又恰逢傳聞中斯干落成之地,遂想請陛下作曲,外臣有一曲詩詞民謠想于此落下,也是日后我大乾的軍歌。”
少年郎邁步到了那編鐘之處,手指輕輕撫過那銹跡斑斑的青銅編鐘,感受著那古樸蒼茫之意,不知為何腦海中浮現出了上輩子的一曲民謠。
“早就聽聞乾使在臨安城斗酒詩百篇之壯舉。”
“才情可謂是曠碩古今,今日有此雅興,”
“自然無所不可,”
“為乾使譜曲也是朕之幸事”
燕皇聞聲來了興致。
“來人,上紙墨筆硯”
“城中宮廷樂師一并尋來”
燕皇起身高呼出聲,放眼望去那一列大大小小九十余口青銅編鐘絕非一人能夠輕易操縱,譜曲也非一人能成。
“謝過陛下。”
少年郎不顧形象席地坐在編鐘之前。
紙墨筆硯在身前一字排開。
“咚,咚,咚”
燕皇拿著木錘輕輕敲打在最小的甬鐘之上,
清脆的聲響在大殿之中回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少年郎提筆一揮而就,這是上輩子老秦人攻逐犬戎時作下的,同仇敵愾,偕作并行,準備抵御外侮的民謠,也成了后世赳赳老秦的行軍歌。
燕皇望著紙章上面的黑字怔怔的輕念出聲,細細品味字里行間的意思,與此時的燕國莫名的契合,不知不覺間竟是心神恍惚起來。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
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
殺敵與你同目標。
一股子戰前的氛圍在大殿之中彌漫開來,燕皇緩過神來,點了點頭,周遭宮廷樂師見狀,沉思片刻后,一同譜曲演奏起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
“與子偕作”
少年郎聽著周遭古樸的音律提筆繼續寫下。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
與子偕行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裙。
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胄與刀兵,
殺敵與你共前進。
一曲落下,
少年郎徐徐起身,
“此曲名為”
“無衣。”
少年郎眺望著南地嘴唇輕啟出聲,恍惚之間好似聽到了這首民謠,隨著大乾的鐵騎響徹在諸國的上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