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皇帝唉聲一嘆道:“好吧,那父皇要不要在這里準備一張床讓你休息休息?”
長樂拒絕道:“不用麻煩了父皇,長樂還不困。”
剛才都睡著了,能不困嗎?
但是大魏皇帝也沒有多想,他道:“門外還有好多王公大臣的女兒守在門外,你先去讓她們離開吧,派遣護衛送她們回家。
這么晚了,留宿在宮里,總歸是不好的。”
長樂點點頭,“那我去跟她們說,送她們出宮。”
說完便離開趙長青的房間。
待她走后,大魏皇帝又看了看朱彥修,說道:“你要為大皇子在診斷一下脈搏嗎?”
朱彥修道:“微臣這就去。”
大魏皇帝:……
說完就在為趙長青把脈。
大魏皇帝朝門處走了兩步,曹參在后跟隨,當距離趙長青的床榻有一定距離后,他才對護國公說道:
“曹卿,這場仗,不能在打了,無論打下去我們是勝是敗,都不能在打了,不然一是國力耗不起,二是魏國上下已經許久未歷經大的戰亂了,軍心民心都不愿再打這場仗了。
趁著我們剛打了這一場勝仗,去給楚軍和談吧,沒準還能在談判中占據一些上風。”
曹參聽到大魏皇帝話后,有些震驚,不敢相信,他思考了良久,像是有些不甘心道:“陛下難道不清楚,這是我們千載難逢的可以重創楚軍贏取此戰的機會嗎?”
大魏皇帝聽到曹參的語氣,心中有些不爽,他冷聲道:“誰給你的膽子,竟敢給朕如此說話?”
只見曹參面露惶恐,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陛下,微臣沒有那個意思,臣只是在說,我們不應該放棄這個機會啊!”
大魏皇帝故作嘆息憂慮,語重心長道:“說到底,你只是一名武將,所考慮到的局面真是太窄了,還有,朕不是和你商量,是在通知你,命令你,可懂?”
曹參心生郁悶,凄涼道:“陛下,難道您忘了死在幽云的幾十萬禁軍嗎?難道您忘了死在此次戰役當中那些國之棟梁俠之大者了嗎?
您現在說想要和談,這天下人該怎么看我們啊!死去的那些先烈,又何以瞑目啊!”
曹參在當年沒有革職之前,人送外號‘曹大膽兒’。
他是真的膽兒肥。
大魏皇帝緊緊皺著眉頭,壓抑住內心里不樂情緒,沉聲道:“朕沒有忘記,正因為沒有忘記,才應該更快的結束這場戰斗,因為死去的那些人,他們心里其實是為了還魏國的一片太平天下,才會從容赴死的!”
曹參嗤之以鼻,苦笑道:“斗膽兒敢問陛下,您是為什么突然做出這種決定?”
大魏皇帝道:“告訴你也無妨,其實這并非是突然做出的決定,而是一早朕就有這個打算,我且問你,目前之天下,哪一國稱王稱霸?”
曹參毫不猶豫道:“自然是晉國。”
大魏皇帝點了點頭,又問道:“楚國為什么要攻我魏國?”
曹參想了想,果斷開口道:“楚國與晉國接壤,二者國力差距較大,楚國若想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鼾睡,只有去侵占比他們更加弱小的國家,以戰養戰,使自家國力愈發昌盛。
這也就是說,我們魏國就成了楚國眼中的軟柿子,需要提升國力了,就來侵占。”
大魏皇帝點點頭,表示對曹參的回答很是欣賞,他道:“你說的不錯,試想一下,如若此戰繼續下去,直至雙方皆是傷亡慘重,那么依照鄰國晉的實力,我們即將會面臨到更加嚴峻的戰爭,稍有不慎,就會被滅國的戰爭!
所以,朕想了很久,決定與楚國聯合,一起來對抗晉國的擴張,這樣一來,既能夠努力發展國力,也能夠擁有自保之力,何樂而不為呢?”
曹參道:“只怕陛下有心,楚國無意。”
大魏皇帝笑道:“以前或許會無意,但現在我們打了勝仗,可就不一樣了。”
曹參還想要說些什么,但看到大魏皇帝的神情有些陰沉后,他才識趣閉口不言。
而這時,恰巧大皇子趙長青蘇醒了。
大魏皇帝向曹參說這么多的原因,其實就想看看前線戰士的普遍想法如何,與楚國和談結盟能不能接受。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想探出自己大兒子的想法態度。
如果大皇子愿意與楚軍和談,那么那些為國守門戶的幾十萬士卒心里,能夠接受的程度應該會高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