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大魏皇帝而言,大兒子這個舉動,自己是憤在表相、喜在心中。
反正他想與晉國宣戰,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正好借這個由頭,好好一挫晉國的銳氣,讓魏國在數年之內,都沒有大的兵戈之禍。
即使戰敗了,這事也不能全怪自己,要怪就怪這個大兒子不省心。
可以這樣說,趙長青做出的這個舉動,除了晉國之外,所有勢力都皆大歡喜。
但是他本人卻是高興不起來。
約莫過了兩日,諸葛亮緊趕慢趕,終于到了邊城。
趙長青親自迎接,拉著諸葛亮的手就往城中走去,給在場眾人營造了一個君明臣賢的融洽氣氛。
等用膳之時,趙長青才向他問道:“本以為軍師要過些時日才能到來,為什么今日卻突然急匆匆來了?”
諸葛亮在進城的路上,看到邊境全軍將士無任何憂患心緒,大戰在即,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啊,所以他此刻全無心情再去講別的東西,比如夸贊主公英勇無雙全殲敵軍之類的。
所以當場聽到齊王殿下問話后,就立即直言不諱道:“主公,目前晉國大軍壓境,朝廷又準備向晉國開戰,我們現在的處境很是不好啊,需要及早做準備,亮此來,就是為了此事。”
趙長青笑問道:“軍師莫要多慮,這區區晉軍也不過如此,本王當初以為他們會有多大的戰力,實際上也不過如此嘛。
記住網址m.luoqiuzww.
八萬人馬,在本王的指揮下,也不過彈指間灰飛煙滅而已。不知軍師所言處境不好,是何意思?”
其實這番驕傲自大的言談是趙長青故意為之,只因他這些日子,活得實在是矛盾、煎熬,本以為自己全殲那八萬人,肯定會對國內造成一些影響。
然而其結果卻事與愿違,不僅國內一片大聲叫好,就連楚國皇帝都親自送來密信贊揚,這可就讓趙長青欲哭無淚了啊!
合著這事,就這么稀里糊涂的做對了?
本來是挺痛苦的,后來一想,能將趙云救出來也不算虧本。
因為活得矛盾,不知接下來是打是守,趙長青他自己猶豫不決,正好這件事情上可以采取一下諸葛亮的意思。
將自己表現的這么驕縱,諸葛亮一定會覺得自己有些昏庸,如此一來,他在自己麾下做事,一定會說一些比較英明的事情。
等這事過了,他講的一些英明的事情,全部反著來,不就賺到昏庸值了?
本王可真是個天才啊!
而且,反正青州是一定要守的,總不能為了昏庸值什么都不要了吧?
趙長青這番話,確實也讓諸葛亮擔憂起來,心中生起憂患后,只聽他緩緩開口道:“晉國準備要在青州邊城外屯兵五十萬,皆為驍勇之士,一旦發生大戰,絕不利我青州發展。
此刻,他們必然接受了先前莽山失敗的教訓,正時刻防備著我們再搞突然襲擊,所以,一旦在主動出擊,無異于是找死了。
而陛下的命令,是想讓主公守住青州即可,所以,在面對晉國的強壓下,目前最英明的做法,應該是固守。
守到敵軍耗不下去的那一刻,敵軍自破。我們有四十萬大軍,且兵精糧足,守住邊城不在話下。不過,縱然退敵有望,但亮還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趙長青覺得諸葛亮說的很有道理,就現在這個情況而言,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反正敵軍還沒有動向,不如先守一段時間看看吧。
他想通后,覺得諸葛亮的到來為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底氣,便向他頗為喜悅般的豪爽道:“軍師有話直說,今后也是如此。”
聞聲后,諸葛亮的心緒才稍稍輕松些,還好,王爺他雖然有些驕傲了,但是還能聽得進別人的話語,問題暫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