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他真就打算直言了,“王爺,雖說您自領兵以來,逢戰必勝,麾下將領,也是各個驍勇善戰,可謂兵多將廣雄霸一方。
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王爺可曾發現,自己的心性越來越驕縱了呢?正所謂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
恕亮直言,王爺您如果變得驕縱了,那么將會形成將傲傲一軍的現象,正所謂驕兵必敗,不得不防啊!”
趙長青聽諸葛亮說這么多,不僅沒生氣,反而很高興。
知道本王驕縱好啊,反正不認為本王英明就成。
雖然驕縱比不了昏庸,但勉勉強強還能接受。
趙長青大袖一揮,故作不在意道:“軍師所言差矣,人生于世,如不驕縱幾分,還有何意義?此事暫且不提,來,諸將請飲酒!”
聽到王爺如此避重就輕,諸葛亮也是唉聲一嘆,舉起茶杯,以茶代水。
他平日里本就不喜飲酒,更何況還是在軍營當中。
不知不覺間,王爺又開了一個壞頭啊!
若是軍中將士人人效仿貪杯,這軍律一說,還要從何說起?
眼下全軍將士俱在,諸葛亮知道不是該說這些話的時候,只能留待將來,有機會了好好勸導一下王爺。
等酒過三巡之后,趙長青就假借不勝酒力,回去休息了。
他也是不想待在這里,這些人對自己太畢恭畢敬了,喝個酒都沒勁兒,還是曹參好啊,當初和他在一塊喝酒的時候,都是怎么開心怎么來,完全沒有今日這般的拘束。
等趙長青走了之后,趙云來到諸葛亮身旁,作揖說道:“云悔不聽昔日軍師叮囑,以至釀成大錯,五萬將士,幾乎損失殆盡,末將,有罪啊!”
諸葛亮見趙云話音剛落,便抱起酒壇悲痛飲酒,于是就寬慰他道:“將軍無需在意過去,主公封你為全軍騎兵統領,也是想讓將軍你不要只打了一個敗仗,就如此灰心。
要知道卷土重來、來日方長的道理,我們與晉國的戰爭才剛剛開始,將軍你今后有的是時間為死去的將士們報仇雪恨。”
趙云依舊懊悔道:“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這場敗局,實在是太不應該了,不僅辜負王爺的信任,就連王爺暗地里訓練多年的重甲鐵騎,都是差點全軍覆沒!”
諸葛亮也是唉聲嘆道,“其實相比于將軍所歷經的大敗來說,亮心中還是擔憂,將軍昔日所言成真了。
齊王殿下他,真的是越來越不顧一切的放縱了,當初亮本以為事態沒這么嚴重,但從王爺用兵救你出來一事看起,怕是王爺真的有點兒傲視群雄的意思了。”
趙云想了想,搖頭道:“雖說云曾經憂慮過王爺所為,但是到現在來看,云到不這么覺得了,主要是其因有三。
其一,王爺還是那個運籌帷幄、用兵如神的王爺,王爺能如此傲視群雄,也是因為一身才華本就罕有敵手。
其二,王爺曾自污藏拙多年,如今拼下這般家業,實屬不易,多年來的壓抑的情緒,即使換做他人,也會將這種情緒爆發出來,變得極端。而王爺僅是有些驕縱罷了。
其三,如果末將像王爺這么大,就被封王,有了自己的領土,并且還統帥著四十萬大軍,那么末將也會驕縱。不,甚至會比齊王殿下更為驕縱也說不定。
這些都是云最近以來的有感而發。”
諸葛亮聽之,笑了笑,“最后一番話倒是話糙理不糙,說得對啊,如果換做是一般人,有了王爺這般的遭遇和成果,都會變得驕縱跋扈。
但是在亮心中,我們的齊王殿下,可并非是一般人啊,他是百年難出的英明之主,乃是將來的真龍天子啊!”
最后一句話,聲音越說越小。
但是趙云一字不落的聽到耳朵里、進到心里了,他先是愣了愣,最后也是學著諸葛亮的語氣小聲說道:“云…也是這般覺得,總有一日,王爺他會成為這天下共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