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青牢牢握緊人皇劍,冷笑道:“那就任由這些人在門外一直吵鬧著?”
羋月想了想,說道:“不如就讓劍圣去將他們都拉走吧,眼不見心不煩。”
她這是想救門外那些人。
更重要的是,她不能眼睜睜看著趙長青犯錯。
一旦殺了文武百官,將來這天下,要該如何治理?
他是皇帝,必然會因此受到連累。
趙長青覺得羋月所言也是個好辦法,便讓趙高給劍一傳話。
然而,他們低估了這些大臣的執著,無論劍一讓人怎么去拉,他們就是寧死不起身,或許是刀還沒架在自己脖子上的緣故吧。
趙長青最終還是忍無可忍了,握著一把人皇劍,一腳將殿門踹開后,便目視群臣說道:“你們好的膽子,竟敢聚眾鬧事!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了你們嗎?”
文武大臣見趙長青終于出來了,心里紛紛都感到了不容易,頂著炎炎夏日與身心疲憊,他們齊齊向趙長青作揖,“臣封參見陛下!”
而后,還是吏部尚書提著膽子說道:“啟稟陛下,吾等跪于大明宮殿外,絕無對陛下不敬的意思,但是這個重用宦官的先河不能開啊!”
又來!
趙長青快被這個話題折磨死了。
他劍指姜渭,雙眼瞇成一條縫,語氣不善道:“是不是無論如何,你,還有你們,都不會同意廠衛的建立?”
吏部尚書有些害怕了。
被常人拿劍指著都受不了,更何況是被堂堂的皇帝陛下拿劍指著?
他也算本朝第一位有這等待遇的大臣了。
其實關于姜渭這廝,在寒門與市井當中名聲極差,擔任吏部尚書以來,從不唯才是舉,一貫作風就是任人唯親,當然,不是親也行,除非你給他錢。
貪歸貪,但是到關鍵時刻,還真挺不含糊。
被陛下拿劍指著又如何?
該說的話還是要說,“陛下,廠衛一事,于國不利,望陛下三思!”
隨后,眾大臣齊聲道:“望陛下三思!”
這場君臣之爭,演化到這個地步,是誰也不能退讓了。
因為今日這場議事,將會決定未來權利的真正歸屬。
皇權與臣權之爭,自古皆有。
趙長青可謂氣急敗壞,他神色凝重的說了三個‘好’字,而后咬牙切齒道:“當真是鐵骨錚錚姜尚書啊!既然如此,朕就送你去見仁宗皇帝吧!下了地府,在做你的吏部尚書!”
趙長青說的那句鐵骨錚錚,是在心里覺得,吏部尚書這個人竟敢如此的沖撞自己,肯定是位為國為民的大臣,殺了他肯定能夠獲得不少昏庸值。
反正姜渭這邊是有點害怕了。
臥槽?
幾個意思?
姜渭一聽這話被整懵逼了。
陛下還真要殺我?
真敢殺我?
我身后有世家啊!
臥槽,陛下的劍刺來了!
怎么辦!
挺急的!
姜渭聞聲大驚失色,見趙長青一劍真的刺來時,可謂萬念俱灰,然而就在此千鈞一發之際,有道聲音救了他的性命,
“住手!陛下,不過就是政事之爭而已,為何非要鬧出人命,你們君臣雙方才肯罷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