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地圖上完成了自己的杰作之后,向白起說道:“楚軍的作戰計劃已經改變,他們留下了三十萬大軍與我們周旋,其余的大軍,都已經向我邊關一帶轉移,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應該是想聲東擊西,雙管齊下。”
白起自然是看懂了地圖上的所繪,說道:“還真是沒有想到,平日里不顯山不漏水的楚國居然胃口這么大,想以一己之力,吞并掉晉國與我魏國。”
曹參搖了搖頭說道:“恐怕他們真正的所圖謀者,依然還是晉國。不過趁此機會,我們倒是可以將計就計。”
白起問道:“如何將計就計?”
曹參道:“你看,他們目前主要的兵力仍然囤積于長留山脈一帶,距離我營中軍相距三百余里,他們從長留山脈一帶分兵二十萬,去攻打我國邊關。若是這個時候,由本帥率領五萬兵力,就號稱有二十萬大軍,故布疑局,使楚軍相信我們是在傾盡全力救援邊關。
他們便會以為,此刻我們主營的兵力已經空虛,無論如何,都會派遣來攻打我們中軍大帳,到了那個時候,你就領著大軍且戰且退,做出一副不敵楚軍的模樣,收縮戰圈,退守荒山一帶,駐起防守之勢,死死拖延住楚軍的進攻。
與此同時,你要派遣一名大將,讓他率領兩萬余人,從崇山峻嶺中一路穿插至楚軍先鋒后方,在派一萬人馬,切斷敵軍與長留山脈一帶大軍的補給路線,活活將他們困死在荒山附近。”
白起有不解之處,問道:“元帥,您怎知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進攻我軍中軍大營?”
曹參道:“因為本帥,他們在得知本帥親自率領大軍救援邊關之后,一定會以為本帥帶走了不少兵馬,只留下你與敵軍周旋,這個時候,他們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派兵攻打我中軍,一旦我中軍大破,我魏軍與楚國的戰役,將會功敗垂成,他們受不了這個誘惑,一定會輕敵冒進。
但是你必須先輸幾場,才能使他們堅信,目前我中軍確實沒有多少兵力可言了。此次出兵邊關,本帥不帶分毫糧草,統統留給你,待到他們來至荒山附近后,你在傾舉全力重挫楚軍,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便是,無論本帥在邊關頂著多么大的壓力,只要邊關城鎮不破,你就不能前來支援,專心打好你白起的揚名之戰。”
曹參沒有辦法,只有他親自前去,才能讓楚軍相信,此刻的魏軍中軍大營確實分兵出去了,而且沒有曹參親自坐鎮的魏軍,在楚軍眼中,就像是一顆沒了牙的老虎。
雖然白起早在之前的魏晉之戰中聲名鵲起,但是這么長時間過去了,很多人都忘了這位心狠手辣的魏軍將士。
這也是曹參送給白起的一場造化,如果這場戰斗沒有什么意外的話,白起將會從這場大戰役中徹底銳變,成為千古一將,名列史冊。
至于邊關一帶的戰事,曹參便就決定,以一己之力抗下來。
不然的話,如若在持續分兵救援邊關,恐怕這個‘囚敵計劃’將會不攻自破。
白起知道這個計劃最為關鍵的一環,便是曹參親自救援邊關,所以根本就沒有辦法勸阻曹參改變主意。
因為這是魏軍的機會,一個可以一勞永逸戰勝楚軍的機會。
曹參帶著五萬人走了。
去往邊關,抵抗楚軍的進攻。
那里有楚軍的二十萬精銳,那里,將會有一場無比艱難的守城戰役在等著曹參。
按照他的猜測,果不其然,楚軍出兵了。
二十萬大軍,五萬輜重兵,號有三十萬大軍,正面直接向白起所在的中軍發起進攻。
按照項燕所想的便是,管他曹參是真帶著大股部隊去支援邊關還是假的,打了再說,正面強攻,一戰便知分曉。
白起知道項燕的能耐,與曹國公對戰多日不分上下者,豈是泛泛之輩?
所以為了將這場戲給做主,白起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約莫足足有兩三萬的魏軍將士戰死,他才決定向荒山一帶故意敗退靠攏。
項燕見到魏國這個舉動,立即讓大軍乘勝追擊。